二愣子两只眼睛瞪得溜圆,砚儿哥真是神了,他下的捕鱼篓每个都能抓到鱼;村里那些蛮汉放的捕鱼篓,有时半个月都抓不到一条鱼。
他改造的捕鱼篓也和那些蛮汉编的捕鱼篓不一样。
如果帮砚儿哥把河里的鱼都捞完,爹娘以后就有吃不完的鱼了。
想到这里,二愣子感觉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力气,“砚儿哥,俺帮你背着!”
“不用背着,拉着走就行。”
两人还在冰面上行走,此地位于村子较远,也不用担心被人发现捕鱼的秘密;苏砚用绳索捆住筐子,拉着鱼获朝着大路的方向走去。
赵玉岚得知昨夜的收获,惊讶的合不拢嘴,苏砚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些鱼获比她砍半年的柴赚的还多。
母亲眼中的担忧也被喜悦取代,家里看到了希望,也能过个肥年了。哪怕在下两场大雪,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二愣娘也被震惊的目瞪口呆,眼中写着浓浓的感激。苏砚不止愿意二愣玩,还要带他们娘俩卖鱼,这已经不单单是拿二愣当兄弟了,而是对他们全家的恩赐。
哪怕二愣爹死了,他们母子俩被赶出家门,或许也不用担心饿肚子。
苏砚和二愣各背着一个筐,沿着大路朝平安镇进发。
赵玉岚轻声道:“叔叔,我帮你背。”
“我可舍不得让你干这种粗活。”
苏砚满脸笑容,合计着卖了鱼从系统商场买两斤棉花卖给竹竿儿刘。红糖暂时就不卖了,那是紧俏物资,多了容易引来麻烦。
赵玉岚听着苏砚言语中的宠溺,想到他昨天送的枣木簪,羞涩的俏脸上多了抹红晕,再也不敢直视他的眼睛。
难道叔叔真有那个念头?
可是自己是不祥之人,更不能害了叔叔,该如何把身上的秘密告诉他呢?
患得患失的赵玉岚跟着苏砚来到平安镇,帮忙将鱼获摆好,看着围上来的顾客才不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了。
集市上其他贩鱼的庄户,不是数量太少没办法挑选,就是积少成多才拿到集市上售卖,远不如苏砚的鱼获新鲜。
大小六十二条鱼很快售卖一空,竟卖了一千三百二十文钱。
母亲看到苏砚准备收摊儿,提醒道:“砚儿,赤眼鳟还没卖呢。”
“娘,那是给张员外留的。”
苏砚背着筐,领着几人来到了街道尽头那栋没有牌匾的宅院门前,看着停在身后,战战兢兢的几人,“你们怎么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