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局面让刚当上“大爷”的刘三强感到莫名烦闷。他整天捧着搪瓷茶缸转悠,想找个机会显摆权威。
日子平静地流逝,转眼快过年了。各家各户开始筹备年货、挂红灯笼。虽然物资匮乏,但逢年过节还是要尽力热闹一番。
张建设没闲着,他觉得即使为了新年的意义,也该认真准备。
腊月二十六,轧钢厂放假。刚工作一周的张建设因为对厂子有贡献,领到了一个大红包,让他有些难为情。他找厂长杨国栋推辞,却被一句话堵了回来:“你要是事情多还藏着掖着,厂子怎么办?收下吧。”
张建设拿完红包,马上带女儿小暖暖去百货公司采购年货。
“同志,请帮忙称十斤花生、十斤瓜子、两斤水果糖、一斤大白兔奶糖。”
张建设抱着孩子,话音刚落,立刻吸引所有人目光。人们好奇地看着这个年轻男人,买的东西仿佛能装满半个商店。
这年头买东西得凭票,限量供应,所以大家不是没见过大手笔,而是实在不敢想象这种规模的采购。
家家户户一年到头攒点钱和票,精打细算地置办年货。能买几斤瓜子、半斤水果糖就算不错了。谁见过像张建设这样的“阔少”,开口就是十斤瓜子花生,“阔气”得很。连最贵的大白兔奶糖都要一斤,那可是五块多一斤,快赶上黄金价!一般家庭顶多买四五颗,省着给小孩当压岁钱。
“同志,您确定要买这么多?”售货员被吓到了,小心翼翼地问。他估算着这些东西至少值三四十块,还要用不少票,担心不够。并不是看不起张建设,只是他看起来太年轻,不像能拿出这么多钱票的样子。
“确定。”张建设镇定自若,看似从衣兜掏出钱票,实则从随身空间取出厚厚一沓钞票和票据。仅傻柱留下的五百块就足够他挥霍。至于票据,有的是他前世遗留,有的是系统抽奖所得。别说置办年货,他每月这样采购都绰绰有余!
“天啊,这么多钱票!”围观者惊叹。他们看向张建设的眼神充满艳羡,小小年纪就有这般财力,绝非常人,莫非是哪家大领导的公子?
售货员见状松了口气,迅速帮忙打包。不一会儿,柜台堆满大包小包。张建设还给小暖暖和自己添了新衣服。
特意为小暖暖选购了一双小皮鞋与一对红头花,作为新年礼物。
“请问,你们这里有现成的凤凰牌自行车吗?”
东西已经买得不少,张建设却又开口询问。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全场瞩目。
这人怎么这样,买这么多东西还不够,还要添置一辆自行车?
“有是有,不过不在这个柜台。”
售货员也略显诧异地回应。
“同志,您真要买自行车?那可是需要自行车票和工业券呢……”
“没错,我们厂里给了我一张票,既然来了,那就买一辆吧。”
张建设语气平淡地说着。
没想到,他无意间又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