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苏家屯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几缕炊烟从土坯房的烟囱里袅袅升起。
”建国哥!回来啦!”
一个洪亮的声音从路边传来。
苏建国刹住车,转头看见张老头的大儿子张大柱正扛着锄头从地里走出来。
这个四十多岁的庄稼汉黝黑的脸上满是汗水,但眼睛却亮得惊人。
”大柱啊,这么热的天还在地里忙活?”
苏建国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问道。
”这不刚浇完水嘛。”
张大柱三步并作两步走到路边,一把抓住苏建国的手。
”建国哥,上次那事多亏了你!要不是你买了我家的,我家这日子,可都不知道怎么过了。”
苏建国摆摆手。
”乡里乡亲的,说这些干啥。对了,你媳妇儿好点没,我可是听说了,你小子命好,一下子,家里三个带把的!”
”哈哈,都能下地干活了。”
张铁柱闻言,顿时大笑道。
”我家老爷子,天天念叨,说建国哥你仁义,救了咱一家老小的命。”
正说着,远处又传来一阵招呼声。
原来是村里的王寡妇挎着篮子从集上回来,看见苏建国就小跑过来。
”哎哟,这不是建国兄弟嘛!”
王寡妇五十出头,脸上皱纹里都带着笑。
”上回你请全屯人吃饭,我家那俩小子可念叨了好几天,说建国叔家的红烧肉真香!”
苏建国笑着点头。
”王婶这是赶集去了?”
”可不嘛,买了点盐和针线。”
随后,又有几个村民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跟他打招呼。
”建国哥仁义!看看,这抽的都是城里人的高档烟,大前门!”
”建国叔,啥时候再请咱喝酒啊?”
”建国啊,我家那口子说你有啥好事想着咱屯里人”
苏建国一一应着,心里却有些惊讶。
他没想到自己在村民心中的地位已经这么高了。
看来上次买下张老头家的地,又请全屯人吃饭的事,确实让他在村里树立了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