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仗要打赢,还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
庄闲见蒋校尉说出顾虑,反倒认可的点了点头,这个计谋好是好,重在用兵填。
到时候鞑子放弃粮草,一味的撤退奔逃,他也不信,地藏营能杀掉多少人。
若是鞑子及时组织反冲,到时候伏击战,反倒会打成交换战。
三换一,可不是地藏营愿意看到的。
质疑这个计谋,就是对自己下属负责,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狠人。
庄闲抬眼打量一番,倒是庞督军心直口快:
“庄军侯,第一计我地藏营可消耗不起,你给说说这第二计,疑兵分食是如何安排!”
庄闲继续说道:“这个其实也不难。
北梁劫粮道,必有大批鞑子兵接应。
既然一下吃不了,便将其分开。”
“到时候粮车出发前,我营中每隔一段距离就安排少量士兵,去山下巡逻走动。
同时制造出有大量兵力守护粮道的假象。
同时,在军营中故意让士兵们频繁调动,做出即将有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样子。”
庄闲缓缓走动:
“鞑子这段时间与城内谍探断联,行动前,肯定会派人打探。当看到这般景象,必定心生疑虑,不敢轻易发兵劫粮。
而粮草不等人,错过了机会,将来大战,我地藏营不缺粮草补给。到时候他们要面对的,就是一个最强的地藏营。”
“所以鞑子,必会分兵,一部分劫粮,一部分抵近营区探查,防止埋伏断尾。
而鞑子总兵力是有限的。
两处伏击点,我方能埋下更多武卒。
到时候两番之间,无法照应,也摸不清情况。”
“届时战鼓起,围三阙一,鞑子逃跑,我军只管掩杀,此战大胜。”
“这”
“此计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