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诚儒瞧着他,也没客气,把烟接过来,道:“辛苦谈不上,你们剧组给我们厂创造了经济效益嘛,我跑一趟也是应该的,都是为人民服务。”
高远又摸出火柴来擦着,帮他点了,问道:“您贵姓?”
他还得装作不认识的,那叫一别扭。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后世熟悉的面孔出现在高远面前,让他感觉特有意思。
李诚儒抽口烟,道:“景山服装厂,李诚儒。”
我知道我知道。
一身俗血嘛。
只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
家住北池子大街,在家院子里放风筝,西北风一起,风筝就挂在了故宫角楼上。
“李大哥您好,我叫高远,是这部电影《大撒把》的编剧,您快请坐,喝杯茶歇歇脚。”
高远展现出非同一般的热情来,他可太想结交李诚儒了,还给他倒了杯茶。
李诚儒愣了愣,坐下后端详他片刻,道:“你才多大啊,就能担任电影编剧了。”
“不才,刚满20岁。”
“嚯,年轻有为。”
“不敢当,不敢当。”
“从你们委托我厂生产的这批服装上来看,这是部都市剧?”李诚儒问道。
“您好眼光。”高远也在他旁边坐下了,抽着烟说道:“讲一个被各自伴侣抛弃的痴男怨女抱团取暖的故事。”
李诚儒一拍大腿呲牙乐了,“嘿,有点儿意思,现如今这种片子可没人敢拍,你们北影厂胆子挺大啊。”
“李大哥也懂电影?”
“爱好,纯爱好。我早年间是学京剧的,后拜话语演员董行佶为师,这二年经常去人艺和工人俱乐部参加话剧演出,勉强算个票友吧。”
“您认识濮存昕和杨立新两位老师吗?”
“他俩我可太熟了。”
高远笑道:“二位老师就在我这剧组里呢,老钱,麻烦你去把濮老师和杨老师请过来。”
钱康把箱子放在地上,说声好,又去了。
没一会儿回来。
一见李诚儒,濮存昕就乐了,“你怎么过来了?”
杨立新也跑过来和他握手,“老没见了,最近可好?”
李诚儒笑着说:“受领导指派,我来给你们剧组送衣服,挺好的,就是厂里最近活儿不多,整天闲得快长毛了。我听高编剧说,你俩参演这部戏了?”
濮存昕说道:“我是客串,立新是男配,戏份多一些。”
杨立新则道:“你跟高老师还不认识吧?《瞧这一家子》就是高老师和王导联合制作的电影。”
李诚儒瞪着大眼珠子望向高远,道:“刚才高编剧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我就觉得这名儿挺熟悉,好像在哪里听说过,敢情《瞧这一家子》是您的作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