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之下,村落凋敝。
谢远第一次,如此直观地,亲眼看到了战争,给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他那句为生民立命的信念,在这一刻,不再是一句口号。
而是化作了沉甸甸的,压在他心头的责任。
三日后,雁门关外,两国军队对峙的缓冲地带。
一座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谢远终于见到了那位名动天下的北蛮圣女,天阿离。
她没有穿华丽的宫装,而是一身简洁的草原白色长袍,长发编成无数细小的辫子,缀着银饰。她的美,带着一种草原的圣洁和天空的广阔,眼神清澈而智慧。
她没有客套,开门见山,声音清冷如天山之雪。
谢先生,我的人民在忍饥挨饿,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而我听说,你们大离的皇帝,却在用最名贵的木料,修建他的宫殿和花园。
她的目光,直视着谢远。
请你告诉我,这,就是你所说的‘文明’吗
这是一个无比尖锐,也无比现实的问题。
一场关于两种不同文明的激烈辩论,就此展开。
他们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就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优劣、冲突的根源、以及未来共存的可能,进行了长达数日的,针锋相对的辩论。
天阿离指责农耕文明的固步自封与资源浪费。
谢远则点出游牧文明因其不稳定性,而必然带来的掠夺与破坏。
平乐公主在一旁,听得时而紧张,时而沉思。
但渐渐的,她发现,谢远并没有像寻常大离文人那样,居高临下地宣扬华夏正统。
他坦然地,承认了农耕文明在面对天灾人祸时的脆弱性,和其内部存在的严重阶级固化问题。
他以一种平等、尊重的姿态,分析着两种文明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