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应该是柳姨娘张罗,孙女想着一是母亲得了诰命,二是昭儿封了世子,双喜临门总要贺喜一番,不然别家该背后蛐蛐咱们侯府抠门了!”
太夫人何尝不知,只是心里不痛快。
“这是主院的喜事,你跟你母亲张罗吧。”太夫人神情淡淡的。
顾景华装看不出来:“那银子支出怎么算?”
太夫人不想让顾景华如愿。
“主院的事自然主院出钱!”
顾景华也不恼,反而高兴起来:“既然祖母如此说,那孙女便张罗起来了。”
“听说丰喜堂如今出了好几出新戏,不如咱们定下来,在园子里唱上个三天三夜。
京里各院老封君,夫人们都爱听那边的戏,咱们都给她们发帖子,让她们过来陪着祖母热闹一番!”
太夫人自然也爱听戏。
只是寡居之人,甚少出门,又不好抛头露面早馋这一口了。
又是姜氏出钱,她又满足愿望还能显摆一番,自然愿意。
太夫人心里喜悦,面上很是不耐烦朝顾景华摆了摆手。
“你跟你母亲商量便是,只是不可损了咱们侯府的颜面。”
顾景华道了是走了出去。
这次跟她出门的依然是徐嬷嬷。
马车上,徐嬷嬷道:“太夫人张罗着让老奴好好教二小姐宫里的规矩呢。”
顾景华:“她要进宫?”
徐嬷嬷道:恐怕是要常住,太夫人让老奴教得很是全面,吃穿住行都要学,尤其宫里的作息都要学。”
“有没有打听到她让二小姐去做什么?”
老奴隐约听到要陪读什么的,但听得不是太真切,估计是给二公主做了陪读。”
顾景华有些不明白:“二公主这入学晚了点吧?”
“还不是皇后娘娘太溺爱的原因。”
顾景华看向徐嬷嬷:“按皇后姑母的个性她应该是护短的那种,可我听说太子从小便不在皇后娘娘身边呢,而且听说太子才三岁便要早读,反差挺大呀?”
徐嬷嬷摇了摇头:“这个……老奴确实不明白了。”
是真不明白?
顾景华分明从徐嬷嬷眼里看到了躲闪。
顾景华不点破,总有一天徐嬷嬷会一点点都吐出来的。
马车很快到达太平河案。
今日阳光明媚,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带着丝丝微风。
程瑾不知道从哪找来一个风筝,正跟几个小丫鬟在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