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皇闻言,脸色更阴沉了几分。
他缓缓坐回龙椅,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案牍,心中已有了几分计较。
卫离说的不错,他贵为天子,一言一行都在万民眼中,做事必须要讲究一个名正言顺。
若是以苛待侄子为理由去对一个朝堂上的三品大员动手,不仅不能够服众,甚至还会显得自己气量狭小,引来朝臣的离心背德。
当今朝堂之上,左相势力盘根错节,甚至勾连到太后和部分老勋贵,牵一发而动全身。
决不能草率处理。
想到这里,周皇忍不住冷笑了一声。
堂堂一个天子,竟还要受制于人,当真是可笑!
若是啸天还在,替自己犁清北原,那群朝堂上的蠹虫又怎么会如此张狂?!
周皇的目光扫过桌上堆积如山的案牍,最后落在最上面那本,由宗正寺卿亲手呈上的奏折上。
奏折的内容,是关于三日后举办的“芷兰诗会”。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件无可指摘的皇家雅事。
奉太后懿旨,为周皇钟爱的平阳公主挑选一位才德兼备的西席先生,以开蒙增慧。
但周皇很清楚,这所谓风雅的背后,不过是太后和左相的阴谋算计罢了。
他们想要借着芷兰诗会这件事,把英国公的草包世子推到台前,拿下平阳公主西席先生的位置。
以此上位后,便可以在日后顺理成章的提出英国公世子和平阳公主的婚事,借机巩固他们的权势。
可谓赤裸裸的阳谋!
若是往常,周皇定会为这件事头疼上一阵子,但现在的话,他已经有了别的主意。
周皇看着那份奏章,突然开口问道:“卫离,那日在英烈祠内,林昭写诗你也看见了。”
“你觉得林昭的诗才如何?”
卫离一愣,没反应过来周皇为什么突然提起这个。
但他还是认真的回答道:“臣是一介武夫,不懂诗词。”
“但即便如此,臣还是能察觉到林小侯爷有大才。”
“大周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何其繁多,可我没见得有几篇诗作能比得上林小侯爷的那篇陇西行。”
周皇闻言点了点头。
他也是一样的看法。
“既然如此,那你觉得,林昭能不能在这芷兰诗会上有所建树,和那草包争一争芷儿西席先生的位置?”周皇赵乾又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