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声自身后传来,薛卫的身影出现在李彻侧后方。
“殿下。”薛卫抱拳行礼,“各部已按您的命令准备就绪,攻城器械、火油、云梯、撞木皆已调配至预定位置。”
“火炮阵地也已构筑完成,虽数量不及下关城之时,但集中轰击一点,破城应无问题。”
“将士们士气高昂,只待殿下一声令下!”
李彻微微颔首,目光依旧没有离开黑暗中的京都。
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旗帜一事,办得如何了?”
薛卫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困惑,但还是立刻回道:“回殿下,也已办妥。”
“各营、各军。。。。。。所有奉军旗帜,皆已按您吩咐,换成了‘大庆’旗帜。”
他顿了顿,终究还是没忍住心中的疑问,小心翼翼地抬头看向李彻的侧脸:“殿下。。。。。。末将愚钝,实在不解。”
“此乃灭倭国、克京都之最后一战,功成之日,必将名垂青史!”
“您为何。。。。。。为何要将我奉军战旗,换为他大庆之帜?这功劳,岂非。。。。。。”
薛卫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奉军将士浴血奋战,从白山黑水打到倭国京都,眼看就要摘取这盖世功勋的最后一颗明珠。
却要在胜利的前夜,将象征自己身份和荣誉的旗帜换掉?
这无异于将即将到手的荣光分出一部分,拱手让与他人!
不仅薛卫不解,恐怕整个奉军上下都有类似的困惑。
李彻终于缓缓转过身,篝火的光芒跳跃着,映亮了他那张轮廓分明的脸庞。
“灭倭国,克京都,岂是只有奉军之功,又岂是我李彻一人之能?”
他抬手指向身后那无边无际的奉军营盘:
“你看这营中将士,他们来自哪里?”
“辽东、幽燕、齐鲁、中原、巴蜀、江南。。。。。。他们身上流的,是华夏之血!他们口中说的,是华夏之语!他们心中念的,是华夏之土!”
李彻的目光变得无比深邃,仿佛穿透了历史的长河:
“奉军,非我李彻一人之私兵,它汇聚的是整个大庆的勇士!”
“这柄刺穿倭国心脏的利剑,是由整个华夏大地的愤怒与力量所铸就!”
“若无大庆源源不断的粮秣兵员,若无天下仁人志士的同仇敌忾,仅凭我辽东一地,焉能有今日兵临京都之盛?”
他顿了顿,随即坚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