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竹子采购,到晾晒、加工,每一个环节都在脑海中一一闪过。
突然,他想到了新采购的这批竹子。
因为运输耽搁了些时间,原本晾晒的周期缩短了,会不会是竹子含水量过高导致的呢
为了验证这个猜测,徐贤立刻前往存放竹子的仓库。
他拿起一根竹子,用专业工具检测其含水量,结果证实了他的猜想,这批竹子的含水量确实超出了正常范围。
徐贤懊悔不已,都怪自己当时一心想着解决运输问题,忽略了竹子晾晒这一关键环节。
事不宜迟,徐贤马上联系所有收到问题产品的客户,诚恳地向他们道歉,并承诺会免费补发全新的高质量产品,同时给予一定的补偿。
客户们在看到徐贤如此积极的处理态度后,情绪稍微缓和了一些,但还是对他提出了警告,若再出现类似问题,将不会再与他合作。
处理完客户这边的事情,徐贤又马不停蹄地开始想办法解决竹子含水量过高的问题。
他一方面安排助手对仓库里剩余的竹子重新进行晾晒,加强通风,密切监测竹子的干燥程度;另一方面,他四处请教经验丰富的老工匠,学习如何更精准地把控竹子晾晒的时间和湿度。
徐贤深知,这次质量风波是对他的一次沉重打击,但也是一个成长的契机。
他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更加严格地把控每一个环节,绝不让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一定要重新赢回客户的信任,让自己的竹编事业重回正轨。
7
新品研发困境
经历质量风波后,徐贤一心扑在提升产品质量上,经过努力,工作室的竹编产品质量终于重回正轨,之前流失的客户也逐渐回归。
但徐贤深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仅靠现有产品难以长久立足,必须研发新品。
他整日泡在工作室,查阅大量资料,浏览各种创意网站,试图寻找灵感。
看到一款国外的创意家居产品,徐贤脑海中闪过一丝灵光,他想将竹编与现代简约风格的家居用品相结合,设计一款竹编台灯。
既能保留竹编的传统韵味,又符合当下年轻人对简约时尚的追求。
有了想法后,徐贤立刻动手。
他精心挑选了质地优良的竹子,将其削成薄如蝉翼的竹篾,准备先制作台灯的框架。
然而,当他开始编织时,难题出现了。
以往竹编多是平面或简单立体造型,台灯框架需要独特弧度和精准尺寸,才能完美适配灯泡与灯罩。
徐贤尝试多次,编出的框架不是弧度不对,就是尺寸偏差,导致灯泡无法安装。
助手们见他眉头紧锁,也纷纷过来帮忙。
大家围在工作台前,你一言我一语地出主意。
有人提议用模具辅助,有人建议先制作纸模确定形状。
徐贤听取大家建议,先制作纸模,反复修改调整。
经过数小时努力,终于确定满意形状,可当把纸模换成竹篾编织时,新问题又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