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邀请的各处室干部,都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了。
他们倒要看看,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能讲出什么花来。
大家都当看个热闹,心里暗想最好闹出个笑话,被抓住小辫子赶紧滚蛋!
从哪来的就回哪里去!
研讨会上,沈风没有讲一句空话套话。
他亲自上台,用ppt展示了自己连夜做出的数据模型。
从外国的最新技术,到国内最新的无人机植保。
他引经据典,案例详实,数据精确,对全球数字农业发展趋势的理解,甚至比在场的很多专家还要深刻。
最后,他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个极具创见性的核心发展思路。
一场研讨会下来,整个会场鸦雀无声。
之前那些还心存轻视的业务骨干们,此刻看着沈风的眼神,已经从不屑变成了震惊。
眼前这个年轻人,根本不是靠关系上位的草包。
他是一个在专业领域,有着恐怖积累和惊人天赋的“大神”。
研讨会一结束,农业处的副处长第一个追了上来,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沈主任,沈主任!您刚才提的那个‘丘陵地区无人机施肥’的思路,太有启发性了!我们处里正好有一批相关数据,我马上让人给您送过去,您看我们能不能再深入探讨一下?”
“沈主任,我们信息中心关于全省电信号基站覆盖的最新图纸,下午就给您送到办公室!”
局面,瞬间打开。
接下来的日子,沈风的办公室门庭若市。
之前那些“找不到人”“需要审批”的资料,像雪片一样送了过来。
各个处室的专家,甚至主动上门,要求加入方案的撰写小组。
新任副市长孙建平,在他的办公室里听着秘书的汇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你说什么?韩卫东成立了省级领导小组,让沈风去当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是的,市长。听说,是为了申报国家级的项目,省里非常重视。”秘书小心翼翼地回答。
孙建平一拳狠狠地砸在桌子上。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自作聪明的傻瓜。
他在这里费尽心机地想用几亿的市财政资金来卡沈风的脖子,结果人家转头就去了省里,撬动了一个十亿级别的国家项目。
这已经不是打脸了,这是把他孙建平的脸,按在地上反复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