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飘来粽叶的清香。她披衣起身,看见李雯已经坐在餐桌前,面前摊着几张水彩画稿。
妈,你醒啦李雯抬头微笑,脸色比一年前红润了许多,我在设计粽子礼盒的图案。
张玉梅凑近看,画纸上精巧地排列着各式粽子,有传统的三角粽,也有小巧的菱角粽,旁边点缀着艾叶和菖蒲,配色清新雅致。
画得真好。她由衷赞叹,那个网店老板又订了多少
五十份礼盒,
deadline是下周。李雯咬着笔头思索,我在想要不要加组儿童包粽子的场景。。。
一年前,谁想到李雯能靠画画赚钱呢张玉梅感慨地看着女儿专注的侧脸。那场大病后,李雯仿佛变了一个人,不再执着于职场拼搏,而是重拾大学时的爱好——绘画。起初只是消遣,后来在社区艺术展上被一位开网店的老板娘相中,开始接一些设计工作。
我去泡茶。张玉梅走向厨房,脚步比一年前轻快多了。不用再爬五楼,不用操心老房子的各种维修,这个小小的电梯公寓意外地适合她们现在的生活。
水壶刚响,门铃就响了。李雯去开门,是快递员,送来了一个长方形包裹。
妈!你的新画架到了!李雯兴奋地拆开包装。
张玉梅擦着手走出来:这么快我昨天才下单的。
现在物流多快啊。李雯已经三下五除二拆开了包装,露出一个轻便的铝合金画架,试试
这是张玉梅六十岁生日时,李雯送她的生日礼物——老年大学绘画班的学费。起初她只是陪女儿消遣,没想到竟真的喜欢上了。上周她的静物写生还被老师选中参加社区展览。
先吃早饭。张玉梅把红枣粥和小菜摆上桌,一会儿社区活动中心还有包粽子活动呢。
这是她们搬来后融入新社区的方式。张玉梅教老人们编织,李雯则利用设计特长帮社区设计宣传海报。一来二去,这个曾经陌生的地方竟也成了家。
吃完早饭,李雯帮着母亲收拾要带去的材料:粽叶、糯米、蜜枣。。。她的手比一年前稳多了,不再有那种病态的颤抖。
药吃了吗张玉梅习惯性地问。
吃啦。李雯拍拍背包,水壶、药、应急糖。。。全都带了,张护士长。
张玉梅笑着轻拍女儿的手。这一年来,李雯的病情稳定了许多,虽然肾功能仍未完全恢复,但通过严格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暂时不需要透析。每次复查,医生都说是个小奇迹。
活动中心已经热闹非凡。十几个老人和几个社区孩子围坐在长桌旁,见她们进来,纷纷打招呼。
张老师来啦!
雯雯,上次你教我的水彩技法真管用!
李雯帮母亲摆好材料,自己则找了个角落支起画板,准备记录这热闹场景。张玉梅站在长桌前端,开始示范如何包粽子,手法娴熟得像在表演魔术。
粽叶要这样折,米不能放太多。。。对,小朋友真聪明!
看着母亲神采奕奕的样子,李雯嘴角不自觉上扬。卖房的决定曾经那么艰难,但现在看来,或许是她们做过的最正确的选择。少了那套房子的负担,母亲反而轻松了许多,连多年的关节炎都好转了。
她的画笔在纸上轻轻滑动,勾勒出母亲教导孩子们时慈爱的侧脸。阳光透过天窗洒在老人花白的头发上,像是镀了一层银边。
画得真好。一个温和的男声在身后响起。
李雯回头,看见一个戴眼镜的高个子男人正俯身看她的画。那张脸有些熟悉。。。
陈岩她试探地问。
男人推了推眼镜,惊讶地睁大眼睛:李雯真的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