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镇政府大院门口。
作风监督展板和旁边的红色举报箱,依旧是人们议论的焦点。
三三两两的群众围在那里,指指点点。
门卫室里,老张靠在椅子上,半眯着眼睛,看似在打盹,实则眼角的余光一直没离开过大院门口。
他注意到,一个戴着黑色鸭舌帽,穿着灰色夹克的陌生男人,已经在附近徘徊了快一个小时了。
那人不像来看热闹的,也不像是来办事的。
他总是和人群保持着一段距离,时不时拿出手机,对着展板和举报箱,甚至是大门口的方向,偷偷拍几张照片,然后又迅速收起。
老张在镇政府看了三十多年的大门,什么牛鬼蛇神没见过。
这人的举动,透着一股鬼祟。
他不动声色地将对方的体貌特征,衣着打扮牢牢记在心里。
等那人终于离开后,老张立刻拿起电话,打给了党政办。
这个消息很快就通过杨光,传到了赵海川的耳朵里。
“戴鸭舌帽的陌生人?还在拍照?”
赵海川手指敲着桌子,脑子飞速转动。
两种可能。
一是李光照派来的人。
他在监视举报箱,想看看都有谁来投信,想提前掌握动向。
二是记者。
清河镇搞出这么大的动静,难免会吸引来一些嗅觉灵敏的媒体。
无论是哪一种,都说明,这潭水,已经开始浑了。
而他赵海川,就要做那个在浑水里摸鱼的人!
……
夜晚,李光照的家属楼外。
王雅琴算准了时间,掐着点等在这里。
当看到李光照的车缓缓驶来时,她立刻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仪容,快步“偶遇”了上去。
“李镇长,李镇长!”
李光照刚下车,就听到这声矫揉造作的呼喊,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
“是王主任啊,有事吗?”
“哎哟,李镇长我……我就是想跟您诉诉苦啊!”
“您是不知道啊,我们家海川现在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他一个年轻人刚来清河镇,寸功未立就敢在会上跟您拍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