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历76年,深秋。
反对废除帝制的暗流,在帝国各处涌动,最终在北方工业铁岭和南方产粮大省云泽爆发了公开叛乱。
叛军裹挟了部分守旧军官和地方豪强。
他们手中亦有帝国制式步枪,甚至少量机枪和迫击炮,试图割据一方,与新生的议会政权抗衡。
帝国元帅张鹏,这位冯子航时代锻造的利剑,再次出鞘。
皇帝在时,他是指向敌人的矛。
皇帝离去,姜翔执掌遗志,他便是守护变革的盾。
平叛之战,毫无悬念。
北方铁岭。
此处叛乱是由陈国栋的侄子带领陈国栋的旧部发起,据说他的手上有冯子航某个远房表亲的外甥。
他要拥护冯子航这个远房表亲的外甥为新帝。
理由很可笑,但确实引来了不少人支持这所谓的正统。
叛军依托云岭坚固的堡垒和部分军队的支持。
他们拥有步枪和几十挺重机枪,加上北方铁岭易守难攻的性质,自信能阻挡张鹏的征讨。
张鹏的平叛部队主力,是帝国第一装甲旅。
当叛军哨兵还在依靠肉眼瞭望时,帝国的坦克已经进化到铁犀七型。
数十辆铁犀七型坦克如钢铁洪流般碾过他们的防御工事。
那些他们精细布置的防御工事显得无比可笑。
履带轻易压垮铁丝网和沙袋,叛军射出的子弹在装甲上溅起火星,却完全不能破防。
坦克并未深入巷战,而是迅速分割包围叛军据点,用精准的炮火点名摧毁重火力点。
同时,帝国新组建的“游隼”轻型侦察机群低空掠过,向后方集结的叛军投下小型炸弹并实时传递战场态势。
(游隼:就是帝国装备了装备简易无线电和轻型炸弹的小型飞机,速度很快。)
叛军的调动在张鹏的指挥部沙盘上一目了然。
失去重火力支撑,叛军的抵抗迅速瓦解。
仅半天,核心据点被肃清,陈国栋的侄子饮弹自尽。
他还留了一封遗书,内容的大致意思就是对不起先帝,无法帮先帝复国。
对不起陈国栋,无法帮他复仇之类的话语。
张鹏觉得有点可笑,摇了摇头便将这封遗书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