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翔需要做到让他们持枪并且会用。
这样才能在未来保护他们自己。
东山镇宣导团成员小王正在宣讲人人持枪保护自己的政策。
话音未落,台下就炸开了锅。
“枪?有了枪,两个有仇怨的人,万一想不开那枪崩了对方,这责任谁来担?”说话的是东山镇镇长,他这话说的不无道理,小王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保卫自己?我看是招祸!以前有官府管着,现在枪在个人手里,一言不合就掏枪,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对啊!这枪发下来,就是祸根!”
一些地痞流氓却敏锐地嗅到了机会,开始私下串联,试图利用持枪政策组建自己的武装,对抗新政权,或者鱼肉乡里。
几枪击事件,更是让新制背上骂名。
如何让百姓理解武装人民是为了玄天界,而不是制造内乱,成了宣导团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即便枪会带来一些问题,也需要让百姓们提前接受,全国都有战斗力才有机会反抗玄天界。
这些问题都难以解决,困难重重。
姜翔也明白,空谈理想毫无用处。
那么就需要真正的让百姓觉得好才可以。
必须用实实在在的、惠及百姓们。
他坐镇新启城,不断地修改政策,要求各个部门全力配合宣导团。
同年,他召开第二次人民代表大会。
这一次出席的人数略微增加,但放眼全国仍然不算多。
会议结束。
王晶的农业部派出农业技术员,手把手指导加入新制的百姓如何种植,如何使用农具,即便是石沟屯这样偏远的地方,也成立互助农会。
当第一季收成下来,农会成员的收成普遍高出三成,且能集中力量修建小型水利。
百姓们对于新制开始有了拥护的声音。
同时电力也普及至南方城市,桑林镇边缘的一个小村庄,在宣导团协调下。
由工人、农民和镇上技术人员共同出力,架设起简易线路,又点亮了一批电灯。
整个村庄沸腾了,原本只用于大型工厂以及富贵人家的电灯走进千家万户。
这看的见的光芒,比千言万语更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