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援朝骂了一句,继续赶路。
从田集村到红星公社的驻地黄堂村,大约七八公里,陈援朝走了将近两个小时。
“黄堂”这个名字很有意思。
五年之后,全国范围内公社改成乡镇,红星公社也改称黄堂乡。
因为某些领导做事太荒唐,黄堂乡也因此出名,被人戏称为“荒唐乡”。这是后话。
走在黄堂村的大街上,一路经过卫生院、供销社、食品站、派出所等单位,前面不远处就是红星公社大院。
公社的大门前,只有一副牌子——“龙山县红星公社革命委员会”。
在这个年代,任何地方正府的权力都属于革命委员会,简称“革委会”。
其他机构或许还有,但是没什么权力,已经被忽略不计,连牌子都没有了。
陈援朝向看大门的老头道明来意,然后就径直走向宣传科。
文艺宣传队隶属文化站,而文化站又归公社宣传科管辖。
陈援朝要进入文艺宣传队,必须经宣传委员的批准,这是必须的工作流程,谁都要经过这一关。
宣传委员池冬梅是个胖乎乎的大姐,她看到陈援朝递上来的介绍信,随口问道:“原来是田志邦推荐来的人,对他,我还信得过的!小伙子挺帅嘛,结婚了吗?”
“没呢!”
“有对象了吗?”
“也没呢!”
“别骗我!你小子这么帅,肯定招姑娘喜欢,能缺相好的?说不定已经和姑娘钻过草垛了!”
“池科长,我真的没有!”
宣传委员,俗称宣传科长,陈援朝叫她“池科长”没毛病。
陈援朝故意装出一副羞涩的样子,他知道,像池冬梅这个年龄的女人,最喜欢调戏他这样的小鲜肉。
只要能让自己顺利通过,让对方调戏几句也没什么。
池冬梅似乎获得极大满足:“钻草垛没什么要紧的,亲亲嘴、摸摸咪咪,也没什么大不了!”
她又调戏陈援朝几句,就盖了宣传科的章。
陈援朝拿着已经有两个章的介绍信,走出公社大院,前往几百米之外的文化站。
文化站在黄堂街的最外围,之所以要把它建在这么远的地方,是因为每年的这个时候,文艺积极分子都要吹、拉、弹、唱,从早到晚,扰民呐!
眼看着离文化站越来越近,陈援朝突然一拍脑袋:“我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
昨天晚上,陈援朝想跟几个知青,尤其是女知青们说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