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小说

非凡小说>反派疯狂求复合 > 第9章(第1页)

第9章(第1页)

第16章听见死神的声音(7)  A市有座寺庙,名叫雁南庙里求姻缘子女很灵的,经常有外地人闻声赶来。为了方便,大家渐渐就把那座山,喊成燕山。  燕山坐北朝南,离浪漫港足有120公里。  专案组一行人下午两点出发,紧赶慢赶,四点抵达燕山。  兜兜转转找到福山岱所说的、山头盖了房的福家山,再开到半上坡,差不多到了下午四点半。  剩下半座山得双腿徒步,一车大老爷们是不妨事,可中间还有个看不着路的小姑娘,另当别论。  “要不,让眠眠在车里等吧?”  老四开口提议,被小六否决。  理由是:待会儿天就黑了,小姑娘独个儿待在山里、车里,不安全。  “我背吧。”小六提议:“以前天天负重拉练,背个眠眠不是问题。”  被蒋深、姜意眠本眠双重否决。  老五挤眉弄眼:“你瞎凑什么热闹,要背,让老大背就行了。”  小六朝他龇牙,转过脑袋,只见蒋大队长扯下围巾,一头缠在小姑娘的腰上,一头缠在自己身上,左一圈右一圈,打个结,动作干脆利落,还很标准。  “走。”  一个字终止说笑争论,全组默契地排成一字型,沿着小路往上。  路不算陡。  可窄,长。  一口气走了十五分钟,小六抹把额头,往右一瞥:“那边!是不是福山岱说的那片树林?”  其他人跟着望过去。  五点整,太阳完全沉没,黑暗犹如某种巨大、冷血的爬行动物,无声伏上头顶。  那片小树林枝条茂密,形状怪异。  当个寒风吹过,树木在风里摇摆,发出沙沙、沙沙的声响,形同曳长的恐怖怪影,发出诡秘的呼吸声。  “别停,继续走。”  蒋深发话,没人敢停。  十五分钟后,众人气喘吁吁爬到山顶,一栋奶白色小洋楼出现在眼前。  外头被圆拱形栏杆围着,里头花花草草种着,要车库有车库,要庭院有庭院,除了气派,无话可说。  “瞧瞧这有钱人过的什么日子,就这,路还给走歪了,没事祸害人,真闲得毛病。”  老五伸手一推,大门居然没锁。  “我先进去瞧瞧。”  端着枪把上上下下搜个遍,确定没人,老五啪啪啪摁下开关,房里一下子灯火通明。  “进来吧!”  收到信号,老二、小六跟着进来。  姜意眠走倒数第二个,突兀停下脚步,引得身后蒋深发问:“怎么?”  “……声音。”  她纤长的眼睫盖下,声音淡而冷静:“我听到声音了。”  很多、很多。  *  很多很多,很多声音。  在姜意眠走进房子的刹那,如泛滥的潮水般遮天蔽地的涌来。  有哀求:  “不要。”  “别这样。”  “让我走吧。”  “我不是干这个的,求你放过我吧,真的,我不干这个。”  “求你了大哥,你找别人去吧,求你了,我跪下来求求你好不好?”  不屑:  “行了别嚷了,烦不烦啊?”  “打扮那么漂亮不就是想勾引老子么?还装什么纯。”  “你一女的早晚要被男人睡,被谁睡不是睡?陪我睡还有钱赚,真是便宜你们。”  “我就摸两下,你们看看她,遮什么遮!搞得要死要活干什么?扫兴!”  “哎,别这么说,这不挺好玩的吗,多带劲儿。”  “别理她们,女人嘛,说不要就是要的意思啊。”  “脱光!脱光!脱光!”  “这帮小娘们儿,别看现在哭得不要不要,都是没开苞,没尝过味儿!”  “就是,待会儿有得爽,保准你喊不要停,哈哈哈哈哈哈!”  挣扎:  “吴友兴介绍我来不是做这个的!你们不能这样对我!”  “别这样,别这样,我还要读书的,我好不容易才能读到书,呜呜呜呜呜。”  “拿开你的脏手!”  “我会报警抓你们的,我一定会的!”  “禽兽!畜生!”  “滚开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镇压:  “啊啊啊啊她咬我,死婊子你他妈活腻了!”  “妈的又一个贱货。”  “你完了我跟你说,真把老子惹火了,老子今天搞不死你就跟你姓!”  “这娘们真他妈欠日,有没有人想一起弄的,看她还敢不敢拿刀!”  “女人就这点不识相!”  “要不是你们自己犯贱送上门,谁稀罕草你啊。”  “有这劲儿逼逼赖赖,还不赶紧叫得好听点,说不定老子一个高兴,娶你回家当老婆呢。”  “嘶——,妈的,长得不怎么样,滋味不错啊,哈哈哈哈哈哈。”  “喂,我这爽毙了,谁要试?”  诅咒:  “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们的……”  “你会下地狱的……狼心狗肺……猪狗不如的东西……你们都……”  “去死吧。”  “全都去死吧……”  ——该怎么形容呢,这个声音的世界。  恍惚之间,姜意眠甚至发现,自己的视觉好像恢复了。  她好像突然能看到颜色。  比如哀求是蓝色的,歇斯底里的尖叫、哭泣、挣扎是深灰色的。  青春的、明媚的某个存在是桃色的。  当她被伤害了,如同柔软、表皮没有丁点儿锐角的球体,流出一些些淡淡的红。  男人是污浊的、浓稠的白色。  死亡是深沉的、腥臭的深红。  然后绝望是黑色。  漫无边际、冰冷刺骨。  像一片很深、很深的海,悄无声息把微光吞没,把所有幸福、梦想、生机,一一吞进肚子。  连着颜色、声音、过往,如绑着石头的风筝,一路往下沉,折骨削皮,没有尽头。  *  “只有两年内发生过凶杀案的地方,眠眠才能听到,受害者濒死前后的声音。”  “时间过去越久,听到的越少。”  姜爱国父女在不少凶杀案中有所助力,使得个别警员对姜同学的特异能力适用范围,了如指掌。  现场小六是一个。  按听声能力的有效范围推算,他几乎可以断定,这些受害者,绝对是在所谓聚会上送的命。  “能听得出有多少受害者吗?参与聚会的男人多不多?要是再让你听到他们的声音,你能认得出来吗?”  小六急切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姜意眠一一摇头。  声音不是画面,转瞬即逝,很难在记忆里留下痕迹。  更何况一大片声音,蚂蟥过境似一拥而上,一哄而散。哪怕神仙听了,也记不住。  小六理智上清楚这个道理,情绪上感到失望,不由得恨恨锤一下沙发,骂道:“一群社会垃圾!要是我们眠眠认得你们——”  “破案是你的活儿,指望别人干什么。”  蒋深锐利的视线扫过来,如同一面镜子穿透人心:“难道你自己破不了?”  一丝凉意划过脊骨,小六正襟危坐,“我能破!我肯定破!”  “兄弟们,看我找着什么!”  与此同时,老五打五层楼梯上一跃而下,举着一块黑糊糊的东西跑到面前。  “瞧,照相机!我没见过这样的,长得跟个大炮似的,还真弄不来,不知道有什么好东西,能不能把这杂种给收了。”  “我试试!”  小六正经高材生,没见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捧着新奇的照相机翻来覆去,屏幕被鼓捣亮了。  “照片哪儿呢?”  “是不是按这?”  老五围在耳边叨叨,小六直喊:“你别吵吵,不准乱按,别给弄坏了。”  照相机上上下下、前前后后近八个按键,他按一个,咔嚓拍了一张蒋深面无表情的脸。  错了。  按第二个,错。  第三个,又错。  按到第四个,猛一张白花花的女人照片跳出来,惊得小六险些摔掉相机。  “有了!”  照片、照片、照片。  数不清的照片,多达几百张。  被拍的永远是女人,处在画面中央,一丝不挂,被摆成各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姿势。  有时拍到男人。  一个,两个,三四个,勾肩搭背、嬉皮笑脸,压在女人身上,或团团站在身边,像对待动物一样,肆意观赏、抚摸、玩弄她们,触目惊心。  如此昂贵的器械。  如此荒诞的主题。  所有人看得心一沉,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人所发明的语言,人们创造了成千上万、数不清的字,到头来,却会在人所能犯下的罪恶面前,完全失去力量,变得苍白而微薄。  他们亲身体会到这种感受,深刻意识到,人,能有多好就有多坏,能有多创造,就有多毁灭。  “是证据就收起来。”  蒋深冷调的音色,像一条绳,将他们拽出泥沼,拉回现实。  但这些被拍照的女孩,有没有人能拉出她们呢?  “书房里有一台台式电脑!”  老四在三楼有所发现,探头喊:“有没有会破密码的?小六上来!”  2002年,电脑算稀罕货中的稀罕货,价格四千起步,按配置来,上不封顶。  省厅年初花好几万买来两台电脑,对接国外前端技术程序,平时搁在办公室里,两把大锁挂得明明白白。只有特大案情,或是经过领导审批的特殊需求,才能使用。  当然了,技术光买不行,得有人会用。  当初省厅开展一系列培训,老三学得最精,可惜现在不在。  小六只赶上一半的课,学得大差不差,折腾折腾也能用。  “行了,能进去了。”  电脑屏又是一张黄图。  小六心里不知骂了几百句脏话,手握鼠标,把整台机子翻个遍,找到一个名为名单的文件。  “你们看!”  打开表格,共两列,数行。  左边写着时间,初始日为99422,接下去是99622、99822、991023……  以此类推,基本隔两个月一次,多数为22日,鲜少提前或推后。  右边是长长的名单:赵婷、吴妹儿、陈小佳……  “这应该是福尔岱的聚会名单,只记了女性,没有男的。”  老四眼力不错,伸手一指:“拉到最下面看看。”  列表终止时间为去年2月,吻合福山岱的口供。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去年到今年,在数行空白之后,再次出现记录。  时间:021222  名单:?  没有名字。  “福尔岱想再次举办宴会。”  不难想到:“不过隔了这么长一段时间,没办法立刻确定名单。”  “那他会去找谁?”  小六抬头,打牙缝里挤出一个名字:“吴友兴!”  “那些被折磨的女人提到过这个名字,他就是帮福尔岱物色受害者的中间人!”  换言之,吴友兴很可能是最后见过福尔岱的人。  入手点有了,再拖下去不方便下山,蒋深果断决定:“做好取证,十分钟后收队,下山。”  “是!”  小六像个新兵蛋子,慷慨激昂应着声,脑海里涌现一个词:报应。  福山岱这种混蛋,肯定没有想到,在这场他心心念念、时隔将近两年的聚会举办之前,他自己先送了命!  *  从浪漫港江滨别墅,到A市出福家山别墅;从福尔岱到聚会,到名单,再到吴家兴。  本以为案件线索明晰,理应柳暗花明。  谁能想到,经过48小时的极限调查,案子反而走进死胡同。  ——据统计,在1999年至2001年间,福尔岱共举办过13次聚会,名单上共有98个姓名。  即共有98名女性自愿、或被迫参加聚会。  此次案件波及范围之广,以年龄、长相等条件大致排查,光在A市内登记过、同名同姓的女性就有近五百个。  也就是说,想要找出所有受害人指证福尔岱、或是调查杀人嫌疑,都是不切实际的妄想。  当然,还有吴友兴。  吴友兴,男,46岁,五年前来到A市生活,期间一直作为福尔岱名下娱乐场所的管理人生活。  这是表面信息。  当专案组与其户籍地方公安局联系时,意外挖出更深的身份信息:  吴友兴,原名吴家兴,来自z镇,曾与当地其他地痞流氓结拜七兄弟,有过多次偷窃、伤人、抢劫、猥亵妇女案底,最长被判有期徒刑一年零十个月。  他于1987年初春入狱,1990年冬末出狱。  当他再次进入警方视线,已是1995年,吴家兴及其六位兄弟手上握有巨大的关系网,横跨多省、多市,涉嫌参与大型走私烟酒、拐卖,以及非法卖阴活等活动。  1996年,在埋伏长达半年之后,恰在警方决定实施抓捕计划的一星期前,吴家兴人间蒸发。  怀疑行动计划被透露,警方提早行动,当日捕获七兄弟中的老三青龙、老五白狼与老七黑豹。  之后数年,七兄弟其他余党先后落网,唯独改名为吴友兴的老大,吴家兴踪迹全无。  “根据店员口供,18天前,也就是12月13日下午五点左右,福尔岱曾经来找吴家兴谈话。”  老四边说,边将一张照片贴上白板。  照片上的人面部线条圆滑,鼻头钝厚,长着一对弥勒佛似的长耳,瞧上去笑眯眯的,是那种让人难以提起敌意的长相。  “由于福尔岱这个老板只挂名,对ktv经营情况不上心,很少来店里,所以店员们记得比较清楚,他们谈话期间多次发生争执、物品摔碎的声响。  “谈话大概持续到六点半,两人出来的时候像是和好了,不但有说有笑,还拿了钱包去对面一起吃饭。  “第二天下午两点,吴家兴照常到店清点结算营业额。中途接到电话,说出去一趟,之后就没人再见过他,也没见过福尔岱。”  为了全面,他们对吴家兴的婚姻生活也有所调查:“吴家兴,未婚未育,只有三个情人。”  “吴家兴的保密工作做得十分到位,她们并不清楚他的真实姓名,不了解他所做的生意,甚至连他有没有家庭都不知道,无法为我们提供任何有用信息。”  “有关吴家兴的去向,我们已经申请省厅加派人手帮忙查找。鉴于他生死未知,我认为不能抱太大希望。”  吴家兴的消失,有这么几种可能:  1、近两年国家扫黑除恶行动抓得紧,他认为举办聚会风险太大,容易暴露自己,故而甩下一切逃之夭夭。  2、吴家兴和福尔岱谈崩,为不留后患,杀人后逃跑。  3、福尔岱因聚会被报复杀害,吴家兴作为介绍女孩的中间人,同样被杀,只是尸体尚未发现。  不管哪个选项成真,摆在他们眼前的麻烦是,福尔岱死亡,吴家兴消失,参加聚会的男性集体隐身,线索到此中断。  “吴友兴的住所,有被翻动过的痕迹,所有重要物品都不见了。暂时无法确定,是他自己收拾东西急着逃跑,还是他人入侵室内造成狼藉。”  “好在——”  眼看组员的表情愈发凝重,老四话锋一转:“按福山岱的口供记录,福尔岱名下ktv可能是聚会女性的来源之一。我们辗转找到多名99年到01年期间在ktv工作的员工,凭着他们提供的描述,大致锁定32位曾在ktv短暂工作过的女性,十有八九就是名单上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32位女性里,共有5名女性被报失踪,至今没有撤案。”  疑似受害人32位,确认失踪5位。  摆在明面上的比例已经足够惊人,试想,冰山一角下,又该是多么庞大的数字?  接下来的工作,无非是大量走访调查。  大家伙儿万万没想到,在这个环节,他们会再次碰壁。  *  两天时间转瞬即逝。  警方已走访的三十个疑似女性里,五个失踪,三个结婚生子,听到福尔岱、吴友兴的名字,均是脸色大变,赶人出门;  六个闭门不见,六个否认去过娱乐场所兼职,五个举家搬离A市;  三个承认兼职、对聚会有所耳闻,自称从未去过聚会;  数来数去,最终只有两个女孩愿意通过电话告知:当初吴家兴说的是,有钱人要在家里唱k,想找几个女孩子陪着唱唱歌、做做游戏,完事儿再把房子收拾干净。  以绝对的高报酬为噱头,工作内容听起来简单又轻松,不少女孩动了心,抢着要去聚会。  到了地方才发现,天上真的不会掉馅饼,原来那里聚集着全天下最丑恶的嘴脸,最下流的游戏。  对方不把她们当人看,甚至不当猫、狗来看。  她们本身就是游戏的一部分,主要的作用是被玩,玩到尽兴了,拿出照相机。  手指轻轻按下去,再松开。  咔嚓一声,连一秒钟都不到,女人的一生几乎就被彻底拿捏,如同覆灭的王朝,再也无法挣扎。  “有没有死人我不清楚,其实那个事情我记不太清楚了。  “白天记不清楚,到了晚上做梦偏偏清楚。  “醒来忘掉,睡着又想起来,再醒过来再忘掉……这两年我过的就是这种日子,可能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一个女孩这样说。  另一个女孩说:“我们都是分开的。他们人比我们多,看中谁就把谁拉到别的房间里去。有的运气好,就一个,有的太漂亮,好几个男的都要。  “他们弄到大半夜,说要放过我们。后来又改口,说只有跑得快的能穿衣服走,谁跑的慢,抓回来再弄几次。我们怕死了,谁还敢看身边剩下几个,活的死的?我们就拼命地跑。  “大晚上的,山上黑漆漆一片,一点光没有。我们看不到下山的路,看不到人,看不到石头,什么都看不到。  “跑着跑着这个摔了,那个滚下去了,都没人敢去拉。就是跑。  “我记得挺牢的,不是所有女人都被骗来。里面有几个女的是小姐,坐台的那种,她们就知道我们来这会被干什么、怎么样,她们来赚钱,不怕弄,不用跑,跟着有钱男人在后面笑话我们。  “我只能说这么多了。”  两个女孩,一个声音轻微颤抖,一个语气淡漠。  回忆起往事,她们的态度截然不同。  然而在被告知福尔岱的死讯之后,她们却像约定好了似的,说出同一句话。  “警察同志,要是你们抓到杀了福尔岱的那个人,麻烦你,帮我说声谢谢。”  无关文化程度,她们知道杀人是不对的。  也知道凶手可能是更坏的家伙,可这并不影响她们谢谢他,谢谢他杀了一个恶魔,谢他做到她们想做又不敢做的事情。  一句沉甸甸、又如释重负的谢谢他,作为挂断电话前的末语,给所有办案人员都留下,无比复杂的心情。  *  还剩最后两名疑似女性。  “一个A大的大学生,张小鱼,读会计的;另一个林凑姝,住址不清楚,经常在一小校门口摆摊卖糖人。”  小六同志不分昼夜跑了两天,仍旧干劲满满:“老大你走哪个?留一个让老五去。”  蒋深正开着车,看一眼周围:“我刚好在A大附近。”  “行,那我去一小!”  挂断电话,停车。  A大的女生宿舍楼,离他们所在的美食节不到百米远。蒋深领着姜意眠,直接推开学校宿舍阿姨的门,说明来意,询问里头是否住着一个叫张小鱼的女孩。  阿姨一脸避讳莫深,闭口不答。  十分钟后,自称张小鱼班主任的陈老师匆匆赶来,满头大汗。  双方碰面一谈,才知道,张小鱼早在两年前离开学校。  “她是98届会计班的,成绩好,长相好,人又努力,老师们印象都不错,不知怎么的,突然就不来上学了。  “学校这边了解到她家境不好,以为她们家嫌读书太花钱,不读了。——女孩子嘛,这种事情偶尔也有发生,读着读着就要回家嫁人去了。当时她班主任还往她家里打电话来着,想建议她申请读书补贴。谁知道她家里人说她根本没回家,非说我们学校把她女儿弄丢了,过来闹了好一阵。  “就刚才,您说张小鱼的案子,我还以为她们家报案了,或者这孩子在外面犯了什么事情,才吓得立马赶过来问问情况。”  年轻貌美,家境差,一个没报案的失踪者。  蒋深没有放过这条线索,要求与张小鱼的舍友谈话。  陈老师一口答应,私下言辞委婉地请求,万一张小鱼涉及案件,希望警方不要对外提起A大。  “就这了。”  脚步停在一间房前,敲门,里头探出两个脑袋,一个短头发,一个长头发。  “小鱼吗?”  好久没有提到这个名字,这个人,两人对视一眼,都有些恍然。  “她人不错。”  短发女孩说得真心实意:“一心都在读书上,每天天不亮就去教室,一直到天黑了,宿舍门快关了才回来,我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这么爱学习的。”  “——她是农村户口。”  长发女孩补充:“她不见之后,她爸妈坐三天三夜的火车赶过来,讲得都是我们听不懂的方言。年纪看着大,至少五十吧,头上全是白头发,一走到校门就坐在那儿哭。“把陈老师给吓得,到处找人跟他沟通,最后才知道他是小鱼的爸爸,花了家里全部积蓄来A市,接小鱼回家。”  “可学校也不知道小鱼在哪里,没人知道。  “找不到小鱼,叔叔阿姨不肯回家,坐在校门口一天到晚喊还我女儿,大家看着都怪心酸的。”  蒋深问:“他们现在还在校门口?”  两个女孩同时摇头:“不在了。”  什么时候开始不在的呢?  姜意眠想到这个问题,却没问。  她静静听着。  当失去视觉之后,听觉是如此灵敏,能够捕捉到他人言语之中,字里行间所有细微的情绪。  女孩们说起小鱼失踪的那天:“下午两点多吧,星期六,我一觉醒来看到她难得穿了条裙子,还问她,打扮得这么好看要去哪里。她说要去赚钱。”  “下午四点到晚上七点,三个小时能赚五百块钱,我不太相信有这种好事,可是小鱼很高兴,还主动提出,回来的时候给我们每人带一碗排骨面。”  谁知她再也没有回来。  “我们到第三天早上才发现不对劲,因为小鱼不可能不来上课。我问阿芳——”  吱呀。  宿舍门被打开,走进一个扎马尾辫的女孩,眼神冰冷的一扫,声音比那双眼睛更冰冷、沙哑:“这谁?我们说过不把外人带进宿舍。”  “是警察啦,来问小鱼的事情。”  听到回答,女孩身形一定,指尖颤抖着,哦了一声,拿起不锈钢水盆,转头出去。  “那就是阿芳。”  短发女孩歉意地笑:“她是小鱼的老乡,本来很好相处的。可是自打小鱼不见,她把声音哭坏了,就变成现在这样,你们不要介意。”  说话间阿芳回来了。  眼是红的,水盆是空的,可见并没有去打水,而是掩盖情绪。  不等蒋深开口,她拉开椅子,重重坐下,先声夺人:“那份工作是我的。”  “那天该去的人是我。”  *  小鱼和阿芳是老乡,来自同一个村庄,是村庄里唯二成功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念书的女孩。  小鱼家境较差,胜在家庭氛围好,父母爱儿又爱女,远近闻名的不偏心。  阿芳常年寄居姑姑家,为了上大学与姑姑彻底撕破脸皮,抢回一部分爸妈工地去世的赔偿金,才勉强交上学费。  两个女孩初来乍到,口袋空空,在最初的那段日子里,别说一毛钱掰成两半。就连毛巾、牙膏、肥皂之类的生活物品,她们都是两人买一份凑和着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