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小说

非凡小说>穿越杨家六郎喜欢杨三姐小说 > 第32章(第1页)

第32章(第1页)

  翠娘见她说到心思二字时,眼中闪过一丝冷意,突然觉得这个大姑子有些深不可测起来,看样子,她比她母亲和妹妹都要聪明得多了。  想到这里,她又堆起一脸的笑:“姐姐客气了,照顾婆婆,是我做媳妇的本分!”  杨柳点了点头:“你带着孩子,又要照顾我娘,根本吃不消,以我看,还不如让娘跟老三过呢!”  “姐姐这是哪里话,当日分家,可是婆婆愿意跟我们过的,我也很是高兴有老人在家帮我们出出主意呢!”  杨母哼了一声,刚要说话,杨柳忙用眼色制止:“弟妹!你的一片孝心,可昭天地日月,姐姐我心里都是有数的,只是,你越是这般孝顺,我越是不忍心让你这般受累啊!”  听着这姑嫂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地来回,奔月心里有些不舒坦了,这杨柳压根就没把自己放在眼里,听她那口气,让婆婆跟自己过,仿佛就是她说了算一样。  想到这里,她也忍不住端起一杯酒,站了起来,含笑对杨柳道:“姐姐此番远道归来,听说是要住个一年半载才会山西,小妹高兴的很,这杯酒给你接风。”  杨柳见了,忙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道:“弟妹,我娘现在很想跟你过呢!”  奔月微微一笑:“姐姐!我的性子马虎,伺候婆婆不周到,婆婆一向不喜,如今姐姐既然回来了,不如就让姐姐先伺候个一年半载,到时候再商议也不迟!”  杨二叔素来知道翠娘性子刁滑,二光又对老婆言听计从,也是觉得寡嫂跟三光一起住,比较安全,于是也开口道:“三光媳妇,你就不要推辞了,你二嫂如今——”  杨二叔说到一半,却觉得有人在桌子底下悄悄踢自己的脚,一怔之下,立刻觉得到是自己的妹子杨姑妈,于是看了妹子一眼,杨姑妈冲哥哥使了个眼色,于是杨二叔就不说话了。  杨柳见奔月如此说,也不恼怒,只微微一笑:“弟妹,你便不说,我也是要陪娘一起住的,我此行回娘家,所为何来呢!”  酒足饭饱,杨二叔领着老婆和妹子回到自家堂屋。  杨姑妈便问:“二哥,大嫂这三个媳妇,到底谁更孝顺懂事些?”  “妹子!依你看,谁最懂事孝顺?”  杨姑妈沉吟一下:“大媳妇我还没见,就看这两个小的,二媳妇说话比较滑头,最小的媳妇爽朗些,若说孝顺,我看那二媳妇未必对婆婆有好心!”  杨二叔拍了拍大腿笑道:“到底还是妹子看人眼光精准,我和你二嫂成日家就说,她家三个媳妇,最坏的就是老二媳妇,把咱们大嫂哄得团团转,偏偏分家的时候,大嫂一定要跟他们过,我就说,这翠娘定是盯上了那些田地,果然,带着婆婆过,就多分了八亩地!”  杨姑妈冷笑道:“所以了,今日他家老三媳妇不想带婆婆过,你上前劝说,我便给你使了眼色!”  “妹子!你明明看出老二媳妇不好,怎么还要大嫂跟他们过啊?”  杨姑妈将眼一翻:“越是不好,大嫂才越是要跟她过,让她尝尝咱娘当年的滋味,让二光媳妇给咱娘报仇!”  杨二叔一怔,随即会意,苦笑道:“罢了!当年的事情,还提它作甚!”  “怎么不提?当年若不是她行事不端,咱们的娘也不至于那么早就归了天!她这才叫现世报!她这样的人,跟着老三媳妇,也没法作威作福,我看那媳妇也不简单!”  “可不是吗!所以她这个晚年,若三光中了功名还好,若没功名,我看也就是吃饱穿暖,想叫媳妇们对她言听计从,怕是不能够了!”杨二婶也插嘴道。  杨姑妈点了点头:“说起来,咱们老杨家祖宗八辈子都没出过读书人,如今,可就指望这个老侄子给咱们光宗耀祖了!”  “我看柳儿这架势,等三光回来,定会想法子让三光接他娘过去!”杨二叔思索道。  杨姑妈笑了:“柳儿这孩子,倒真不像她娘!不过,做女儿的,一心为了娘好,也是人之常情!就看三光回来之后,如何说了!”  作者有话要说:呵呵呵,今天更的比较早哈。☆、80三光归家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  杨柳带来的这个小丫头环儿非常地勤奋,有她孜孜不倦地在厨房里忙碌,翠娘和杨桃都满意了。  杨柳经常拿出银钱来,叫大光骑了马去镇上,买来许多鸡鸭鱼肉,翠娘见大姑子如此阔绰大方,心里自然高兴,言语间也分外亲热起来。  这日,阳光金灿灿的,奔月一早起来,就把房里被褥全部抱到外面去晒,又对春娇道:“把你姑爷的衣服从箱子里拿出来洗一洗!”  春娇这才想去姑爷就快回来了,于是笑道:“这次姑爷的举人,该是稳中的吧!”  “举人不举人的,中了当然好,不中也没什么不好,我现在就想着,日后婆婆到了我们家,可怎么应付是好呢!”  春娇道:“不管老太太多厉害,我都相信你能抵挡得住,小姐,你遇事一向有主见的!”  奔月惘然,她遇事真的有主见吗?以三光的性格,不需要杨柳再做工作了,他一见老娘在二光家过得不开心,立刻就会决定把杨母接过来的。  真到了那一天,她怎么办?和离吗?  大舅母当日的一番话又浮现在脑海,除非她有本事再穿回去,否则,就必须要面对这个事实。  东厢房里,杨家母女也在进行着与此有关的秘密谈话。  “娘!你去了三光家以后,性子也该改改了,莫要再像从前那般,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了出,三光虽然孝顺,可他媳妇看样子也不是善茬。”  “柳儿!在这个家里,娘才是太上老君!娘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谁管得了啊!”杨母表情愤愤。  “娘!可你现在,毕竟是跟儿子媳妇过日子,您手里的家私被翠娘坑了,还指望他们养活呢!”  “笑话!儿子都是我含辛茹苦养大的,若真敢不孝,我就不信还没我讲理的地方了!实在不行,我去县衙告她去!”  杨柳叹了口气:“娘!您也不想想,哪有做娘的去告自己的骨肉的,再说你这一告,三光的功名前程不都毁了?”  杨母怔住了。  杨柳又道:“翠娘坑了您的家私,对您冷言冷语,也没见你去告啊!就算您真去告了,她们又没有虐待您,只要让你吃饱穿暖,您就告不到她们,县太爷顶多喝斥她们几句,还能定她们什么罪?就算真定了罪,打了板子,还是花咱们老杨家的钱给她们疗伤,不是吗?|”  杨母嘟起了嘴,不出声了。  杨柳看看窗外,见院子里无人,又道:“娘!认真说起来,女子以夫为天,若是遇见厉害的媳妇,把自己丈夫管得直手直脚,当着丈夫的面对你恭恭敬敬,背了丈夫,对你冷言冷语,你若跟儿子告状,儿子反倒说你这个老娘不懂事,到时候,你又能如何?”  杨母一拍大腿:“对呀!柳儿!奔月那蹄子,有几次,可不就是这样干的吗!”  “所以了,娘!我要您凡事多留个心眼,尤其是当着三光的面,切不可意气用事。”  一席话说得杨母连连点头:“柳儿!还是见事明白,桃儿若有你一半心计,娘的日子就好过多了!你怎么不早点回来呢!你晓得娘吃过多少苦吗?”  杨柳淡淡一笑,劝道:“娘!女儿斗胆说一句,虽说要防着媳妇给您气受,可您老人自己的脾气也该收敛些,不该管的别管,不该说的不要说,反正您一把年纪了,有吃有喝有清福享就成。”  杨母见女儿话语间有怪自己无事生非的意思,便冷了脸,将话题转了。  这日午后,杨家大门外突然响起清脆的马蹄声。  杨母在房里听见了,第一个按捺不住,叫道:“桃儿!快去看看,是不是你三哥回来了!”  杨桃推开大门一看,只见三光正翻身下马,便喜道:“三哥,你终于回来了!娘都盼死了!”  三光下了马,背了包裹,拉了妹子的手走进院里笑问:“你三嫂呢,怎么不见她出来接我!”  “你眼里心里,难道就一个三嫂吗?你还不知道吧,你去赶考的那段日子,娘日日夜夜的求神拜佛,祈求你能考中,三嫂可是每天吃吃喝喝开心的很,一点也不见她急!”  三光咧嘴一笑:“妹子,你三嫂心里有底,知道我肯定能考中,所以就不忧愁了!”  杨柳听见外面三光的声音,心里很是激动,忙迎了出来,只见杨桃牵着个二十来岁的英俊少年,眉目宛然便是当年那个□岁的幼弟的模样,不由得心里一酸,眼泪又落了下来。  三光见堂屋门口站着一个中年女子,只一眼,就认出了此人正是自己远嫁多年的长姐杨柳,心中一喜,忙叫:“大姐姐,你回来了?怎么也不事先写封书信给家里?”  杨柳眼含泪水,握住了弟弟的手,用手摸了摸他的脸:“三光!真长成男子汉了!”  三光想起儿时姐姐对自己的疼爱,眼圈也自红了。  这时杨母上前一把攥住儿子衣袖:“儿!这回考得如何?”  “娘!现在离放榜还有一段日子呢,您先别急!”三光嘴里说着,眼睛却直往东院瞅。  杨母知晓儿子的心意,哼了一声,扯起大嗓门隔墙叫道:“奔月!三光回来了!”  正在房里看书的奔月听了杨母的叫声,心里突地一跳,站起身来,来到西院,一眼看见三光笔直的身影,竟是有种说不出的激动。  三光转头看见奔月,眼睛瞬间亮了,一时竟是期期艾艾说不出话来。  杨柳见了这情形,不禁抿嘴一笑,心想,看来这老三两口子是真恩爱啊!  杨母见了却觉得心头不舒服之极,使劲咳嗽了两声,三光这才惊醒,忙道:“娘!姐姐,我回去换过衣衫,再过来跟你们慢慢叙话。  杨母嗯了一声。  奔月领着三光回到屋里,拿起床头柜上叠好的整套衣衫:“相公,这衣衫前两日我就帮你找出来了!”  三光也不答言,只猛地关上房门,伸手就抱起了奔月……☆、81  “三光!你不在家的这些日子里,娘在你二哥家受了不少委屈啊!”杨柳坐在堂屋的供桌旁,身边就是亡父的神位。  看着姐姐一脸忧思,三光不假思索地道:“姐姐!当日分家之时,我就极力主张娘跟我们过,可惜二嫂力争,娘又选了她,我也没办法!”  杨柳叹了口气:“好弟弟!你是读书人,聪明绝顶,难道就看不出你二嫂那弯弯绕绕的肚肠吗?”  “我自然看出来了,可是,她毕竟是嫂嫂,我做小叔子的,能怎么样呢!”  杨柳苦笑:“说起来,还是怪咱娘不够明白,如今,她手里那点家私都被你二嫂掏空了,她的好日子也到头了,这个事情,你看怎么办吧?”  三光听说翠娘掏空了母亲手里的家私,先是一怔,随后便答道:“姐姐!我不知道娘手里还有家私,我当日主张她跟着我,原为的就是我很清楚二嫂的为人,可惜,当时我劝不动她。”  “如今,你再把她接过去也不迟!我还要这里住一段时日,在我没回山西之前,这事儿,一定要办妥!”  三光点了点头:“等二哥回来,我就去跟他说。”  杨柳看了幼弟一眼:“这事,你不跟你媳妇商量一番吗?”  三光有些尴尬:“跟她有什么好商量的,孝顺老娘,是我们做子女的本分,她不会说什么的!”  “三弟!咱们娘的脾气,你我心中都有数,你那媳妇,倒也不像你二嫂那般刁滑,只是,长辈毕竟长辈,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娘含辛茹苦拉扯大我们,日后的事情,你心中可得有个数,不能一味由着老婆!”  三光低了头,半晌无语。  “怎么?你不赞同姐姐的话?”  “姐姐!奔月性子直爽,可品行纯厚,有时候,娘是误会她了!”三光呐呐道。  杨柳怫然不悦:“就算娘误会了她!你也不能向着媳妇说话,不然哪里还有咱娘过的日子!”  见三光不语,杨柳又道:“你有时候,也要长个心眼,你若做得聪明,这婆媳就能相处!”  三光叹了口气,暗想:“罢了!这往后,刀山油锅,都是我一个人下得了!”  忽忽又过几日,二光回家了。  见到长姐,二光自是又一番欢喜,吃过晚饭后,杨柳便对二光道:“二弟,娘在东厢房住得厌倦了,想起跟三光过一阵子,不知你意下如何?”  二光听了,自是正中下怀,脸上却做出一副不情不愿状:“姐姐,这如何使得?当日分家时,说好了跟我们过的!”  “分家时是分家时,现在是现在,娘一把年纪了,咱们做儿女的,应该多顺顺她的心意!”  “这——姐姐既然这般说,那就随娘的意思吧!”  回到房中,二光将杨母决定跟三光过的消息告知翠娘,翠娘大喜:“真有此事?看来你大姐还是真个明白人啊!晓得三光不听老婆的话,所以就让她跟三光过!”  二光听了此话,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待要说妻子几句,却又见她巧笑嫣然,眼波流转地勾住自己的脖子,不由得心中一软,低头吻了下去。  东院,烛光下,三光也跟奔月郑重地开口了“娘子,我娘她——想过来跟我们住。”  奔月看了他一眼,没有出声。  “娘子,你为何不说话?”  “相公,我说话有用吗?”  三光噎住了。  奔月翻了个身,将背对着三光,三光一把将她搂住:“娘子,你心里想什么,就说出来!咱们夫妻本该亲密无间。”  奔月苦笑:“有你娘在,我们不可能亲密无间!“  “娘子,那你要我如何?我若不认这个娘,或是帮着你去跟我娘吵架,你是否就对我这个夫君满意了?”  奔月叹了口气:“是的,你也没法子,你错就错在,不该投生在你娘的肚子里!”  “娘子,你也是有父母之人!”  “可我的父母却不像你娘这般不知道心疼小辈,你也在金府住过,我娘当日是怎么疼你来着!”奔月厉声问道。  “我承认,我娘是有些无理取闹,可是,你让着她我心里也是有数的,过门这些日子,我待你难道还不够好吗?你就不能看在我的份上,不要计较她吗!”  见三光语声哽咽,奔月叹了口气:“罢了!这是命,只要她不过分,我会让着她,若是过分狠了,那你还是给我一纸休书,让我走路吧!”  三光心头一震,轻声道:“我不会给你休书的!”  奔月将头埋进了被子里,再也不发一言。  三光又道:“娘子,大姐说了,她还要在这里住很长一段日子,这期间,娘是不会搬过来的!”  奔月想:“这倒是,有杨柳在,日日大鱼大肉地供翠娘一家吃喝,翠娘当然乐得她们住了!”  “娘子!大姐其实也知道娘脾气不好,已经劝过她很多次了,娘是最听大姐的话了!”  奔月无语。  这边厢,杨柳日日给老娘灌输如何跟儿媳相处之道,又是举例子,又是打比方,听得杨母一楞一愣的。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全家人都在心里盼着三光放榜的日子到来。  好不容易盼到了这一日,杨母一大早就起来,早饭也不吃,就到香炉前上了一炷香,又开始跪在地上,念念有词地祷告起来。  三光却很镇静,只管在书房中看那卷《西厢记》。  奔月见了,劈手夺下,嗔道:“今日放榜,亏你还有闲心看这个,你也不去看看榜单!”  “娘子!我这回是必中的,只等报喜的人来就是了!”  奔月狐疑地看着他:“你为什么这么肯定?”  三光笑而不语,喝了一口茶,继续低头看书。  日上三竿时分,突然一阵喧闹的锣鼓声由远而近传来,杨母双眼紧闭,嘴里念叨得更快了:“南无阿弥陀佛,保佑我家三光……”  大门外突然传来砰砰的砸门砸门声,有人大喊道:“杨相公可在家吗?报喜的人来啦!”  杨母大喜过望,扑上去开了院门。  作者有话要说:老太太是不会跟三光过的,她最终的归属是大光家,还有为了打击盗文,我下一章将会把文章内容贴在读者有话说里面,正文里放防盗章节,希望大家谅解。下一章,请看读者有话说。☆、82  正文82☆、83引诱    书接上回,自从那姜广撞了梅花之后,整日里便想着如何将梅花勾搭上手。  怎奈杨家与自己并无亲戚关系,更要命的是,上次孙唯提亲,自己一口回绝,自那日之后,三光见了自己更是淡淡的,又怎好厚着脸皮去找三光叙旧呢!  思来想去,姜广便回家问母亲:“娘!乌山村里,可有我们家的亲戚?”  “瞧你这孩子,你又不是刚到我们家,在这家里长到二十岁,都不知道乌山村可有我们家的亲戚吗?我看你是念书念糊涂了!”姜母嗔道。  “娘!我知道至亲里面是没有,您老再想想,有没有什么远亲?”  姜母侧头仔细想了想,忽然笑道:“你这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我娘家有个堂叔叔,可不就是住在乌山村吗!”  姜广大喜:“您的堂叔,就是我的外公了,这位外公叫什么名字,我们母子哪天去拜访他一下?”  “拜访什么?”姜母白了儿子一眼:“我那堂叔是个孤老,一个人在乌山村住间茅草屋,跟你外公外婆都多年无来往了。”  姜广笑道:“那咱们更应该去照顾一下他老人家了,娘您平日里不是老教我要做善事吗?”  姜母诧异却又有些欣慰:“难得我儿有这样的好心肠,也罢!咱们母子便买些东西去探望他一回吧!”  这日正午时分,梅花看了一眼床上,只见孩子睡着了,便去厨房找了一只竹篮回来,将床前孩子昨夜换下的尿布收进篮子里,出门去村前河湾里洗。  河湾里溪水清清,梅花找了块好地势,将篮子放在身后,又将尿布泡进溪水中,用力搓洗起来。  突然,梅花只听见咚的一声,梅花猛然抬头,只见水面一阵涟漪,八成是有人往水里投了什么东西。  于是便起身骂道:“这是哪个作死的,来吓唬我,不想活了是不是!”  转回身子一看,却是姜广笑嘻嘻地站在自己身后,梅花的脸再次红了:“姜相公,你——你怎么会在这里?”  “我外公家住在这里,我来看望他老人家,顺便住几日,打些鱼虾给他吃!”姜广嘴上说着,眼睛却目不转睛地盯着梅花。  梅花见他手中拎着鱼篓,便道:“这河湾里鱼虾不多,相公可以去上游看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