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经常能在市日报和矿日报发小稿子,还有厂报,每个月也能赚个十块八块的稿费。他觉得再攒个两三年,他肯定能给妹妹买台缝纫机。顾景元一进门看到桌上的一大包东西,打开一看,里头有十个鸡蛋、几张千张豆腐、一包白砂糖和一把粉丝。他猜测谢云舟来过。顾景元心里有些担忧,金燕的事情在前,他现在很担心妹妹。他没有对象,但他知道,男孩子有了对象后会很不老实。顾景元决定,不上班的时候要跟着妹妹。突然,门开了。“哥你回来了。”顾景元笑道:“去哪里了?”“我去看了看小舅的电影院,去了一趟云舟家里,他准备搬家,把东西清点一遍。”顾景元回屋里暖气片上把饭拿出来,新鲜饭菜分着吃,他还有一个早上剩下的馒头,够两个人吃。顾小曼一边吃一边道:“刚才我碰到大伯娘,她说二嫂生了个侄女。”顾景元点头:“办酒席我们就去送礼。”正说着呢,顾耀堂骂骂咧咧地回来了。顾小曼问道:“爸你咋了?”顾耀堂继续骂道:“你大伯父刚才来找我了,说景田屋里的生了个丫头。”顾小曼奇怪道:“他家生个女孩,爸你为什么要生气?”顾耀堂呸一声:“爱生什么生什么,关我屁事。是你大伯父来跟我说,想让你哥养这个孩子。”顾小曼眼睛一瞪:“凭什么?”顾耀堂眼睛瞪得比女儿还大:“说你哥结婚困难,不如早点养个孩子,以后也有人养老。”顾小曼呸一声:“放屁,我哥怎么就结婚困难了?”顾耀堂看了女儿一眼:“那就要看你了,指望我,他是结婚困难。就算找到了,估计不是傻子就是瘫子。”顾小曼骂道:“别管我们找什么样的,凭什么给他养孩子!”顾耀堂哼一声:“最近计划生育太严了,他家可能不想要这个丫头,想送出去,就想打咱家的主意。”顾小曼嗤笑一声:“别做梦,我哥单身,没法领养,我也不同意。神经病,头一个孩子为什么不留着?就算计划生育严了点,谁家也没把第一个孩子送出去的,也不怕造孽。”顾耀堂骂道:“就是想让你哥给他养孩子,养大了还是他们的。就算我们答应了,估计孩子也是放在他们那边。”顾小曼瞥他一眼:“就跟以前哄你把工作给我二哥一样。”顾耀堂被女儿揭老底,假装没听见,厚着脸皮去扒旁边的布袋子,喜道:“晚上弄点好吃的吧,嘴里太淡了。”顾小曼嗯一声:“做包子吃,粉丝白菜馅儿,加点鸡蛋。”顾耀堂又道:“没肉啊,好久没吃肉了,嘴里好淡。”顾景元回道:“爸,再等几天,过几天厂里发肉。”吃过了饭,顾小曼在家里翻腾。顾景元有些奇怪:“小曼,你找什么。”顾小曼小声道:“我找鞋样子。”顾景元忙把自己攒的鞋样子都给妹妹,顾小曼挑了两个。顾景元一看大小就懂,妹妹应该是要给公婆做鞋。他很积极地给妹妹打下手,做糊糊,剪布。后面的日子,顾小曼过得无比充实,做鞋、看书、听收音机,中途去了一趟龙湖电影院,回村看了一次奶奶。大房的长孙女没有任何酒席,顾小曼省了一份礼钱。过年前一天,她把两双鞋交给谢云舟,请他转交给他父母。顾耀堂晚上吃饭的时候酸溜溜道:“你今年都没给我做鞋。”顾景元忙道:“爸,我给你做了。”顾小曼没理他的酸气:“爸,明儿过年,家里太小了,你带我哥去坟上烧纸。”顾耀堂从盘子里找到一块豆腐夹到自己碗里:“不烧。”顾小曼有些惊讶:“你不给我爷烧?”“烧什么,你妈和你爷都死了四五年,该投胎早投胎了,烧了也是便宜小鬼。”顾小曼呵一声:“万一没投胎呢?”“那可能在底下升官了,更不用烧。都升官了,该他们保佑我发财。以后我死了,你们烧个两三年意思意思就行了。”顾小曼觉得这赌鬼是越来越豁达:“你不认几个字,倒是知道唯心主义。”“狗屁,那都是糊弄活人的。”他眼尖,看到盘子里另外一块豆腐,正要去夹,被儿子一筷子抢走。然后那块豆腐到了顾小曼碗里。顾耀堂哼一声:“老子白养你了。”顾小曼把豆腐夹成两块,给父兄一人分一块:“别不知足,我哥比我大伯父强了一万倍。”顾耀堂把豆腐扔进嘴里:“他就是被你爷惯坏了,我跟你说,以后你有了儿子千万不能惯。你对他十分好,他不一定回报你。你对他五分好五分坏,他说不定还会孝顺你。”顾小曼哟一声:“爸你还懂心理博弈呢。”“博弈个屁,你看着吧,将来你大伯父和许德贵老了肯定都不如我。”“别吹牛,我想让你输还是很容易的。”顾耀堂一噎,然后把刚找到的一块豆腐放进女儿碗里:“你厉害行了吧,你是我老子。”顾家爷儿两个斗嘴的时候,谢家人也围在一起吃饭。林淑娴在女儿女婿和孙子的再三邀请下上了桌子:“这一年又过去了。”谢文哲给老丈母娘夹了点菜:“妈,你老人家要活一百岁呢,给云清带孩子,抱重孙子。”林淑娴慈爱地看着沈云清:“这个冤家不在家里,我天天心里挂着他啊。”说完,她又看向大孙子:“还有云舟,这孩子不爱说话,我就担心他受委屈。”谢云舟给姥姥盛碗粥:“姥姥,我好得很呢。”谢文哲对两个儿子道:“明儿晚上有团拜会,我回不来,今天就当咱们家的年夜饭。你们两个都长大了,来,喝酒。”酒过三巡,谢云舟把两双鞋拿了出来:“爸,妈,小曼给你们做了双鞋,不知道合适不合适,你们试试?”谢文哲笑一声:“妈,你看我这媳妇挑的不错吧?能考名牌大学,还能做鞋。”第313章谢厂长教子5林淑娴看着两双鞋酸溜溜道:“我这辈子还没穿过媳妇鞋呢。”她这一句话出口,场面顿时冷了下来。沈云清先开口:“奶,你可别挑这个,小曼姐给我爸妈做鞋是懂礼,但从来没听说没过门的媳妇给男方的姥姥做鞋的。”林淑娴忙道:“别瞎说,我就是说一说,我没别的意思。”沈云清哟一声:“奶,你想穿新鞋啊?再过几年我有对象,我对象给你做,你是太婆婆嘛。”林淑娴这才高兴起来:“还是云清说得对。”沈君瑶从大儿子手里拿过鞋:“这针脚真好,比我做的好多了。”谢文哲回道:“她妈死的早,当家早。听说她那个兄弟在家里也是当丫头使唤的,两个孩子伺候老人特别尽心。”沈君瑶抱着鞋对大儿子道:“云舟,你明天去告诉小曼,我们很喜欢她做的鞋。”谢文哲对妻子道:“君瑶,大过年的,孩子给咱做鞋,记得回礼。”沈君瑶点头:“明天让云舟去送礼,云清跟着一起去。我都准备好了,给他老丈人的。”沈云清嘿嘿笑:“哥,你这毛脚女婿上门,老丈人会不会请你喝酒。”谢云舟有些不好意思:“吃你的饭。”谢文哲给大儿子倒满酒:“云舟,你现在有对象了,是个大人了,得考虑考虑以后的事情了。”谢云舟正色回道:“爸,明年我就回来,我会好好上班的。”谢文哲与儿子碰杯:“云舟,我这个官是捡来的你知道吧?”谢云舟点头:“各路势力角逐,相持不下。”谢文哲嘿一声:“我是做梦都没想到会掉到我头上,宗副市长找我的时候,我当时表态很明显,我没有能耐找人联姻,也不太好顶着你姥爷过去的名头去走谁的门路,毕竟我只是女婿。本来定好的那个,临了出了事,被人查出屁股不干净。各路人马咬了起来,最后便宜了我。”说完,他看向儿子:“所以,现在很多人在盯着我你知道吧?”谢云舟点头:“知道。”谢文哲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云舟,我五十了,剩下十年时间,够你成长吗?”谢云舟看着父亲道:“爸,我会尽全力的。”谢文哲伸手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你从小话不多,但做事情一直有谱,我相信你。我帮不了你太多忙,我只能向你保证,你的功劳在新安不会有人抢你的。至于做出多少功劳,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谢云舟点头:“我会的。”谢文哲又道:“小曼跟你一个学校,论聪明劲儿不输你。你可以把她带起来,两个人的力量总比一个人要大。不要相信外头人的那些话,让女人每天图清闲。我跟你说,不能让她闲着,不然她会找事。她有本事了,你的孩子也能沾光。你看你妈,以后云清就要靠你妈呢。”沈云清开玩笑道:“爸,你不要我了啊?”谢文哲笑着骂儿子:“那你去我那里下车间?”沈云清嫌弃道:“我不去,我跟我妈教书去。”林淑娴笑眯眯道:“你们两个一人带一个,他们兄弟两个以后都有饭吃。”谢文哲心情好,跟两个儿子一边喝一边聊天,一家子难得其乐融融。第二天,谢云舟带着一筐子礼物和弟弟一起去顾家。大年三十,顾家一家三口都在家里。顾耀堂十分惊喜:“云舟和云清来了,快进来坐,一会儿别走了,在我家吃年夜饭。”谢云舟实话实说:“叔,我爸今天比较忙,晚上回不去,我们家昨天晚上吃过了年夜饭。昨儿小曼给我爸妈做的鞋我拿给我妈了,我妈非常高兴,今天准备了些东西,让我来送给叔。”顾耀堂哟一声:“你爸妈太客气了,今天别走了,年夜饭马上就好了。”谢云舟笑道:“谢谢叔,不过我们还得回去陪我姥姥和我妈呢。晚上我们可能要去我小姨家里,等过了年我再来。”定下了婚事的女婿,过了年要来拜年的。“那你初三可得空?初二我们要去她舅舅家里。”谢云舟笑道:“那我初三来,初二我小姨回我家里。”顾小曼安静地站在一边。谢云舟看了她一眼,收回目光。顾耀堂把兄弟两个拉着坐下,把儿子扯过来陪着说话,打发女儿去做饭。谢家兄弟两个坐了几十分钟就走了,谢云舟临走前往厨房里看了好几眼,顾小曼回身看了他一下,对着他笑了笑。他这才心满意足地带着弟弟离开。顾耀堂啧啧两声:“两双鞋换来这么多东西,值得啊。”顾小曼跑过来看了看,两瓶酒,两条烟,还有一块女士穿的料子。“爸,咋都是给你的,只有料子是给我的。”顾耀堂眼睛一瞪:“咋了,给老子你不乐意?”“爸,这酒留着,明儿去我小舅家里拎这个。”顾耀堂坚决不肯:“我不干,我女婿孝敬我的,我今晚就要喝。这烟比我抽的好多了。”想到女儿还要上一年半的学,他还能收不少礼,顾耀堂窃笑起来。顾小曼没有跟他争论,继续押着他干活。等到年夜饭做好,一家三口围在一起吃饭。顾耀堂真打开了女婿送来的酒:“景元,你喝不?”顾景元摆摆手:“爸你喝。”顾耀堂骂儿子:“都二十整岁了,喝点酒怎么了?赶明儿你去老丈人家里,人家敬你酒你不喝?”顾景元被父亲骂的双脸通红,接了父亲递过来的一杯酒。年夜饭开动,顾小曼双手合十默默祈祷。爸,妈,我在这边很好,希望你们健康长寿。顾家爷儿两个沉默下来。过了一会儿,顾小曼睁开眼睛:“吃饭吃饭,我好饿。”顾耀堂问道:“你刚才干什么呢?”“我请我妈保佑我们顺顺利利。”顾耀堂笑一声:“这个死鬼估计投胎了,清明去多给她烧点纸。”顾小曼一边吃饭一边听广播。“新安人民广播电台为您报时……”顾小曼看着窗外的灯光,心里感慨起来。希望以后的人生,一切都能顺顺利利。第314章上班第一天日月窗间过马,一眨眼,时间来到1985年7月初,顾小曼大学毕业了,刚参加完厂里安全培训,今天准备要下车间。85届招了30人,是人数最多的一届。大学生4个,其余都是中专生和技校生,还有几个顶替父辈进厂的职工子弟。三十个年轻人全部被分到运行分场历练,分场杨主任给新学员讲话。“欢迎大家加入运行分场这个大家庭,我们运行分场是全厂最大的分场,也是成长最快的地方,能学到最多的知识。希望大家能脚踏实地、立足岗位……”杨主任啰啰嗦嗦说了十几分钟,然后是安全员进行安全教育,最后是分班组。两台机组,五班三倒,一共十个班,每个班都有机电炉三个专业。顾小曼被分到1号机3值,电气专业。冯裕安去汽机,他看到许砚秋的专业后笑道:“小秋去锅炉专业啊,锅炉是不是天天黑黢黢的。”顾小曼笑道:“我听说锅炉专业学历高的人少,小秋你肯定升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