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小说

非凡小说>半吊子是什么样的人 > 第1章 安宅(第1页)

第1章 安宅(第1页)

“我叫蒲阳……”蜀川省人今年,二十一岁。“家住夹皮沟土家寨24号……”“是夹皮沟六个村的阴阳先生……”“也是白水镇上……唯一一个阴阳师……!”今天……我接了个搬家安宅的活,就在夹皮沟。平常除了种点庄稼,就是靠这些事情挣点外快了………………黄杨村……“老黄,我先前交代你的东西,准备好了没有啊?”“马上……马上!稍等一哈……蒲老师。”“你搞快点,不要错过了吉时……”“要得要得。”黄钟急忙走上前,掏出一包轿子牌的烟塞我手里,笑嘻嘻的说道:“蒲老师,你坐着先抽根烟,喝口水莫着急,再等个十来分钟就可以了……”“这些事情,你要早些安排清楚嘛……”现在正值盛夏,艳阳高照,天气很热!来他家里,等了快一个小时,我脸色有些不快,语气不耐烦的接过烟。“叫你婆娘不要磨磨唧唧,请神安宅,不是嘻嘻哈哈,搞快点把房子收拾干净。”“要得,这个瓜婆娘,早上睡得跟死猪一样,我等哈儿再收拾她……”我们那里,称呼阴阳先生都是叫老师。黄杨村,顾名思义,村子里只有两种姓,一个是姓黄。另外一个,则是姓杨。今天,请我来安宅敬神的,就是姓黄的一户人家,主人家叫黄钟。而黄杨村,在夹皮沟的地理位置,是属于上三村,比较往山里靠了。而我住的土家村,则是下三村,离镇上比较近。两个村子,中间隔了差不多有七八公里的山路……夹皮沟的六个村子,全靠一条依山而建的泥巴路连接外面。一到下雨天,那个路啊……简直莫摆了。跟黄泥屎拉了一裤裆,走起路来,要多难受就有多难受。好在,今天是个艳阳天……加上黄钟还找了个摩托车,把我从家里接上来,省了不少走路的时间。要不然……就给三百块的辛苦费?我除非有什么病才会跑这么远。“幺爸,还要好久嘛?”此时,我正坐在屋檐下乘凉,身后传来了蒲羽的声音。“快了快了,你先在在旁边洗把脸,我刚刚催他们了,马上就可以开始。”“哎呀,真的是……这么热的天让我们等半天……”“莫吵,马上就好了。”一看我脸色不对,蒲羽皱了皱鼻子,不再哼哼唧唧。擦了擦脸上的满头大汗,走到旁边打开水龙头洗脸冲凉。“嘶……呼……”看了看他,我也拿着毛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嘴里点了一根烟放松一下。蒲羽是我的亲侄子。三年前,自从我大哥大嫂离婚后,就跟着我一起过日子。后来,两人直接摆烂不管……我那不上进的大哥,常年在外面不回家。而大嫂,听说上半年,嫁到别的镇上给人当后妈去了……“好了……好了……”没过多久,黄钟扛着一张八仙桌,从山坡上的另外一户家里走出来:“蒲老师……可以了,都搞好了。”“嗯,把桌子搬到你新家的正堂,敬神的东西摆好。”“好好好……”听到我的吩咐,黄钟扛着桌子点点头。“蒲羽,过去一起帮忙。”“哦,马上。”害怕黄钟不懂怎么安排,我让蒲羽跟着他一起弄。随即,我便转身走进房间去安排东西。几分钟后……我披上了师傅传下来的先生道袍。左手拿着一把黑色木锤,右手拿着一面桃木雕刻的八卦图,开始进入新家正堂。“老黄,把符水端起,我用锤子敲哪里,你就用柳树枝沾符水撒哪里……”“好好好……”黄钟作为主家,需要跟在我身后安宅定魂,交代完这一切……安宅请神开始。…………“今有弟子蒲阳,令……”请神安宅不是什么复杂活儿。十来分钟黄钟的新家,各个房间的角落,都被我用雷公锤和八卦镜拓印了一遍。“好,万事大吉,家神归位……”说罢,我便解下道袍,让蒲羽跟我一起收拢法器。到此,这趟差事也就圆满结束了。“蒲老师,辛苦辛苦。”黄钟很懂人情世故,仪式一结束,就立刻递上来一个包好的红包。“拿钱办事,有啥子辛苦不辛苦的。”我随即伸手接过红包,打开一看:“咦……这是?”发现里面多了两张毛爷爷……“蒲老师,让你们爷俩等半天,这是幸苦费,不打紧的……”见此,黄钟急忙上前拍了拍我的手,顺便又递给我一包天子牌的好烟。“好嘛……”对于黄钟的上道,我表现的很满意。现在多赚了两百,之前的郁闷一扫而空。“幺爸,我好饿啊……”此时,在我身后,传来了蒲羽的嘀咕声。被老黄家耽搁半天……现在的时辰,都到了上午十一点。我和蒲羽早上都没来得及吃饭,就被黄钟派人接走了。“马上就回……”“不打紧,我早就让我二哥帮忙煮好饭了,就等你们一搞完马上洗手吃饭。”谁知,还没等我话说完,黄钟就安排让我们俩人留下吃饭。“幺爸……”看到蒲羽饿的有些前胸贴后背,我也没再坚持要走的意思。“好嘛,那就麻烦老黄你们了……”“哎呀,说那些……小事情嘛……”…………砰砰砰………………饭桌上,我和老黄推杯换盏刚到一半,饭局刚吃没多久,就听见外面响起来鞭炮声……“咋回事?”一听见鞭炮声……惊得黄钟几人,急忙放下碗筷,马不停蹄的往外面跑。我也紧随其后,跟在后面出了门。“应该是谁家有人死了……”鞭炮声响了没多久就停了下来。这是在告诉村里面的老少爷们,有人家里出事了,要去帮忙。“蒲老师,你们慢慢吃,我到上面去看看……”“你去嘛,我们吃的也差不多了。”我点点头,没有多说。“你们俩爷子慢慢吃,不着急。”说着,黄钟便转身从门上带上草帽,就沿着泥巴公路往上走。在农村,谁家死了人这种大事,一个村的都要赶着去帮忙。“走,进去把饭吃完,准备回去。”随即,我便带着蒲羽回到餐桌上吃饭。“嗯,要得……”碗里不能剩饭,免得浪费粮食,这是每个农村人从小就接受的思想教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