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小说

非凡小说>北朝帝业 笔趣阁 > 北朝帝业 第246节(第3页)

北朝帝业 第246节(第3页)

李泰在被任命为大行台尚书的时候,还有一个兼领的加官为太府卿,而太府司职营造器物等事务。在朝的加官就暗示了他在台府中将要分管的职务,多半就是军资器械后勤有关。

至于后军大都督,则就是太府中军中的编制军职。过去这下半年,宇文泰虽然没有亲率大军渡河迎战高欢,但也对霸府六军进行了一番调整,新年之后便正式做出了各种更改。

台府所掌管的军队不再称以六军,而是统称为中外军。中军便是原六军,当然如今编制和规模又有增扩,外军就是诸州郡乡团武装了,包括豫西河东那些当地豪强各自所拥部曲。

中军大都督以李弼、宇文导分领,由此也看出宇文泰的险恶用心。

宇文导即将西去陇右担任秦州刺史与陇右大都督,逐步取代独孤信,如今则先加以中军大都督衔,这显然也是为了下一步将陇右军队同样纳入霸府直领当中,全面剥夺独孤信的势力。

中军之下又分前后左右四面大都督,各自节统一部华州霸府周边诸军,李泰所担任的后军大都督便是其中之一。其他三个分别是前军大都督达奚武、左军大都督豆卢宁以及右军大都督贺兰祥。

达奚武自然不必多说,虽然算不上资历最老的武川乡党,但也绝对是战功赫赫的宿将,同时也颇得大行台看重。豆卢宁旧年跟随李弼一起率领侯莫陈悦旧部归降大行台,并在之后一系列战事当中屡立战功。

至于贺兰祥则是宇文泰的外甥,且在诸同辈中受宇文泰重视的程度应该仅次于宇文导,就连宇文护与尉迟迥兄弟都颇有不及。

李泰虽然也功勋卓著,单单奔袭晋阳并大胜而归这一件事情便值得大大夸耀,可是跟这三人并列四面大都督,则就还多多少少有点勉强。

但宇文泰将他任命为当中其一,当然也是有着自己考量。

两名中军大都督与四面大都督可以说是如今霸府中军最高级别的统帅,可以看到六个人没有一个是出身武川。

这说明在宇文泰心里,无论有意也好、无意也罢,他都在淡化那些武川乡党们在他新组建的武装力量中直接的存在感和影响力。就连若干惠这个参与到六军重建中的小老弟,在中军形成后都被委任为虽大却空的外军大都督。

刨除一批出身武川的将领,李泰资历虽然薄弱,但功勋也是挺能打的。而且他还有一个别人所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红啊,言之当下北方

人事如故

元月中旬,李泰跟随大行台仪驾一起返回华州城,也根本来不及欢度元宵节,即刻便要走马上任,接手一系列的新职事。

“卑职等参见西河公,得知西河公入廨直堂领事,卑职等皆深感庆幸!”

台府西直堂中,一众下属府员们入堂后便直向李泰作礼说道。

李泰向下一望,便见到裴汉、薛慎与皇甫璠等老熟人,心中顿时一乐,摆手笑语道:“诸位不必多礼,想必也知我风格如何,各自入席且坐,公事论定之后再来叙旧。”

不出他所预料,大行台委任他担任台府尚书主要就是掌管后勤械物诸事,台府士曹、田曹、铠曹、外兵等诸曹全都划归他来管理,士曹管理工匠、田曹则管理籍田,是重要的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管理机构,铠曹与外兵则就是物资的收存输转与分配。

诸曹主要属官十几人,除了之前跟李泰曾有共事几员之外,其他还有诸曹主事参军赵肃、王子直、达奚寔等等。

这其中,赵肃曾经在大统三年独孤信攻略洛阳的时候督运粮草,保证大军军需不匮,被宇文泰盛赞为“洛阳主人”。如今其人除了供职于台府之外,还担任了华州治下的华山郡守,是一位资历、才干都非常可观的能吏。

王子直出身京兆王氏,曾经担任秦州属官,去年凉州之战结束后因功归国入府担任记室参军并兼领田曹参军,同李泰之间自然也是老相识。

达奚寔乃是鲜卑人,跟随孝武帝入关,是一个文武兼备人才,且因家世不俗而被大行台召入台府担任从事中郎,并领外兵曹事。

满堂属员年龄都不算小,哪怕还算比较年轻一个的达奚寔,也已经是三十多岁。

但他们如今在堂却都要听从李泰这个小年轻的命令,画面便显得有些好笑,几个同李泰接触不多的属官自是有些尴尬、不太适应。至于那几个早就跟他认识且共事过的,诸如裴汉、薛慎他们,脸上表情虽然还是满满的热情,但其实心里也多不是滋味。

遥想当年李泰初入霸府的时候,他们这些在署同僚还能摆一摆老资历、关照指点一下小年轻,虽然接下来李泰因为连番献计建策而步步高升,但也还算在人接受范围之内。

而今再次相见,李泰官爵都已经达到了文武顶峰,彻底的甩开了他们,彼此已经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了。饶是李泰对待他们仍是和气有加,并没有盛气凌人,但是这种落差感也让人心内不是滋味。

李泰瞧着这些仍然原地踏步的旧日同僚们,也不由得暗自感叹幸亏自己没有选择死守在台府之中,一直待在台府虽然工作生活更加安逸,但给人带来的限制也大,很难接触到核心的资源,了不起被当做一个小号的苏绰来培养,绝难获得如今显赫的功勋势位。

抛开这些各自心内感想不说,众人在见面寒暄之后,便按照各自事情闲剧等级依次入前奏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