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小说

非凡小说>北朝帝业 笔趣阁 > 北朝帝业 第361节(第1页)

北朝帝业 第361节(第1页)

“将军,贼军情势颇为诡异啊,要不要出城交战一场探其虚实?”

城中将士们心情本就焦灼紧张,对于城外敌军状况密切关注着,见到敌军如此不寻常的表现,自然便忍不住心生猜测,于是便有人忍不住向元景安请战。

元景安听到这话后却摇头道:“贼将李伯山狡黠凶恶,连败我国名将,绝对不容小觑。来围未久便频作异态,恐怕就是为的诱我出击。今我城中师众精壮、给养充足,不必急于求出,固守方是上计!”

众将士们听到元景安此言,便也都不再多说什么。虽然说按照元景安之前的防守策略让他们对后路变故一无所知,面对敌人进袭也是猝不及防,但最起码到目前为止单就宜阳防务而言,元景安也并没有出什么特别严重的失误。

蔡祐所部在消失两日之后便又再次出现城外,并且继续修挖沟渠。相较之前,队伍当中增加了两千多名垂头丧气的俘虏。而在其军士监工打骂下,那些俘虏也只能埋头挖掘沟渠。

到了傍晚将近天黑时分,突然某段沟渠中蹿出十几名俘虏,趁着看守者不注意便向着九曲城方向发足狂奔而来,一边奔跑一边大声呼喊着:“贼军虚张声势,河洛仍有数城在守,扶风王大军……”

“停下!滚回来!”

这些俘虏们还未近城池,看守的魏军士卒已经察觉到,忙不迭策马来追,一边呼喊着一边引弓便射,仓促间准头却不大好,不过那些逃卒为了躲避箭矢,奔跑的速度也是大降,最终还是被尽数擒回。

“那些逃卒呼喊的什么?你们听清楚没有?”

城头上守军将士们见到这一幕后纷纷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看样子外间的情势并不像魏军所宣称的那般,河洛之间仍有许多友军在坚守啊,似乎扶风王也并没有被驱逐到河北。

人在困境之中,总是倾向于相信更积极且对自己更有利的讯息,很快这一情况便被汇报到元景安那里。尽管那些逃卒凌乱的呼喊本就语焉不详,所传递出的讯息也非常有限,但却架不住众人脑补,当他们再作转述的时候,已经是增加了许多的细节。

元景安在听完这些汇报之后,眉头也不由得紧皱起来,这虚虚实实的情况让他无从判断,对于是否派遣人马外出查探,他也心生犹豫起来。

“如果没有放弃外围诸城的话,对于外间情势或能探知更多。”

突然一名将领开口说道,虽然只是一句随口的感慨,但也显示出对元景安的决定心生质疑。

“我军师众强盛、粮草充足,固守九曲城中便是本分!无论外间情势如何变幻,只要此城不失,众将士便有生地!”

听到这话后,元景安本来还有些动摇的思路顿时又坚定下来,打定主意继续固守城中。

但他这一坚定的信念之持续到了

英雄天子

入秋以来,天气便时好时坏,很多时候都阴雨绵绵,既潮且冷。

晋阳城中民众的心情也如这天气一般,阴云积郁、愁眉不展。过去这几年,时势变化的实在太快,各种变故让人目不暇接。以至于当西军将要大举进攻的消息传来时,许多晋阳民众脑海中最先生出的并不是惊怯,而是感叹世事无常。

这样的氛围,实在不像一个新朝气象。事实上不只是晋阳群众面对这一局面有些无所适从,就连那些知晓更多内情的晋阳兵们,心情也多忧怅低落,并不怎么看好接下来这场战争。

毕竟举目所及、不见英主,当今这位皇帝陛下虽然较之大小高王有了更加威风尊崇的称号。但除此之外,他们对这位皇帝陛下其人其事却是分外陌生,也拿不准皇帝陛下能不能带领他们击败来犯之敌。

十月初,新君高洋便抵达了晋阳并且入住晋阳宫。与之同来的还有两支宿卫军队,一支名为百保鲜卑,另一支则为勇士。

百保鲜卑顾名思义,皆为鲜卑徒卒所构成。据说是皇帝陛下于邺都拣选京畿六坊之众骁勇精锐者充之,但六坊之徒多猥琐下才,久适京畿而鲜有功勋,即便其中精勇之类,也不过只是精熟宿卫拱从之事,沙场征战不习久矣。

所以这一支百保鲜卑,实际上也多是相府旧卒充任,诸如赵道德等原神武皇帝门下苍头心腹于中典兵听命。

勇士则尽为汉儿骁勇,是在诸州郡并汉家豪强部曲当中拣选勇力绝伦的精锐徒卒,结成这样一支汉儿所组成的军队,充实畿内的同时以备边要。

随着皇帝入住晋阳宫,这两支军队便担当了晋阳宫的宿卫任务。除此之外,晋阳内外其他的军队部伍则就不得随意靠近晋阳宫,违者必究。

对于这一安排,晋阳城中将士们便颇有微词。百保鲜卑也就罢了,其统军者多数都是高王心腹旧将,如今为新君所重、托以宿卫之任,也是理所应当。

但是那些汉儿勇士,他们凭什么能比晋阳雄军还要更加显赫、竟被新君托以性命之重?难道在皇帝陛下看来,他们这些晋阳精兵还不如那些汉儿可信?

晋阳兵们向来也不懂得逆来顺受,心有不满那当然就要发泄出来。所以在皇帝陛下入住晋阳宫以来,便不时的有军卒冲犯宫禁的事情发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