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小说

非凡小说>北朝帝业 笔趣阁 > 北朝帝业 第385节(第2页)

北朝帝业 第385节(第2页)

李泰一边与崔猷笑谈着,心内也一边盘算起来。此番中外府图谋伐蜀,他虽然不是具体的执行者,但参谋备问的分量也很重,不用想事到临头的时候肯定也是需要出人出力的给予实际支持。

他虽然有责任配合中外府的军事行动,但自己的利益也要有所体现。尽管之前确定了要让堂兄李士操跟随伐蜀的思路,但李士操未必能够完全代表荆州总管府的利益所在,所以还是要更进一步的进行争取。

眼下正有崔猷这么一个合适的人选,于是他便盘算着是否可以举荐崔猷代替阎庆出任梁州刺史,为伐蜀进行前期工作的准备,同时也让汉中与荆州总管府在军政事务上获得更加紧密的沟通和联系?

他心里正自盘算此事,忽然又听到前堂传来一阵人马喧哗声,旋即门仆便来禀告他丈人独孤信正带领一些京中时流入门而来。

闻听此事,李泰忙不迭起身出堂相迎,行至中庭隔墙内的时候,便听到墙外传来他丈人爽朗笑声,旋即一群人便出现在了跨院门口处。

“不请自来,亲翁不要嫌弃啊!宣猷早来,稍后入堂先与你共饮一杯。”

独孤信先同李晓和崔猷打声招呼,然后才又上前拉住李泰的手笑语道:“伯山真能夺人风采,我门中宾客知你归京便连连催促来见,竟连案中酒食都没有了滋味!”

李泰先向丈人告罪一声,倒是今日满身风尘,准备明日再往拜访的。旋即便视线一转,见到了跟随在独孤信身后、存在感并不算高的连襟宇文毓,于是便微笑颔首。

“别来频思,太原公风采依旧啊!”

因见丈人拉着李泰便往堂中走去,宇文毓也不好越过丈人上前打招呼,于是只能趁着李泰往来之际忙不迭作揖为礼,旋即便跟随在后一路往堂中去了。

随同独孤信一起过来的还有柳虬与其女婿韦孝固、陇右故属皇甫穆等七八人,有的李泰还认识,有的则就比较陌生,但过门便是客,总要招待一番。

待到入堂之后各自坐定,李泰见丈人神采飞扬的模样,再联想方才前呼后拥、就连宇文泰之子都跟在后边做个小尾巴的情景,可是大异于之前被从陇右召回朝中那失落的样子。

看来独孤信也已经适应了如今荣养国中的处境,如今在长安城也已经是混的如鱼得水了。

这倒也难怪,抛开独孤信的柱国高位不说,颜值本身就是一个社交通行证,别说如今资望隆重,早年到处乱窜的时候那也是人见人爱。

李泰之前同一些江陵人士交流的时候,还不乏人提及独孤信当年寓居建康的故事,倒不是为了讥讽才旧事重提,而是真的对独孤信的风采记忆犹新、赞不绝口。当见到风采更有胜之的李泰时,这份记忆不免就更加鲜活起来,连称翁婿双璧。

秉烛夜谈

入堂坐定之后,先是一阵常规的寒暄,旋即独孤信便也不能免俗的问起荆州总管府的势力发展。

当听到李泰说荆州总管府的势力范围已经推进到长江一线、并且实际控制了几处长江津渡口岸的时候,独孤信也忍不住感慨说道:“往年兵锋才只顿于沔北,已经可以豪言威震汉沔。今已饮马大江,着实后生可畏。少辈得时得势,实在是让人羡慕啊!只憾时不允我,不能相共此事。”

独孤信这番感慨除了夸赞自己女婿之外,的确也有几分感怀自身的意味。东南局势如此大进,固然是与李泰自身的卓越才能分不开,但同时也是建立在南梁局面大崩的基础上,这是当年他们坐镇东南时不曾拥有的局面。若是当年东南局势有此前景,何至于沦落到关中伏低做小?

但这话也实在不好说的太直白,毕竟李泰的际遇虽然他们没有遇上,但是侯景那样的机会,他们却……唉,不能多想,越想心情便越糟糕。

抛开独孤信的有感而发暂且不说,其他在场众人听到荆州总管府所取得的成绩之后,也都不免赞不绝口。尤其年龄渐长,也盼望着能够创建一番功勋的宇文毓望向李泰这个连襟的眼神更是满满的崇拜。

“我之前浅有进事,虽得州府群众倾力辅佐,但也深感州务繁忙,战战兢兢、唯恐出错!”

宇文毓望着李泰开口说道:“华州畿内之地,事务尚且如此繁忙剧要,使人不敢松懈。太原公出镇荆州,既要兼顾政治民生,还要典军镇边,不废开创之功,身当重任、举重若轻,当真是王道楷模啊!”

宇文毓作为大行台的庶长子,如今已经是将近弱冠之龄,也已经开始逐渐接触国中军政事务。像在大统十六年大军东征北齐的时候,他便曾经短暂的行华州事,也算是标志着宇文泰的儿子们开始加入到父亲功业的管理中来。

如果说之前还只是钦佩李泰那一系列眼花缭乱、听着就让人感觉热血沸腾的功绩,在经历过短暂的进事之后,宇文毓便越发佩服李泰能够将整个东南方面的军政都管理的井井有条、稳中有升,间不时还会给国中一个惊喜的才能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