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小说

非凡小说>北朝帝业 笔趣阁 > 北朝帝业 第403节(第2页)

北朝帝业 第403节(第2页)

不过从江陵诸方人员踊跃反馈来看,李泰过去这两年的统战工作做的很不错。无论是江陵当地时流还是一些西来人士,都通过各自的途径向此间传递消息,别管消息价值的大小,起码这态度是很让人欣慰的。

江陵时流想要否决这一提议的愿望是很强烈的,甚至都希望李泰能够出手让他们的皇帝陛下打消这个念头。

除了他们本身的乡土利益不愿舍弃之外,其实也心存一种忧患之想,毕竟他们拍拍屁股走了,江陵这城池却带不走。一旦西魏真的要用兵于江陵,到了那时候江陵的防卫力量只会更加的薄弱。所以将皇帝和朝廷牢牢的困在江陵,也是他们自保的一个方法。

人依仗什么变得强大,那么一定也会受此束缚反制。萧绎依靠江陵这个荆南重镇成其中兴事业,如今便也受到了江陵人情的制约,他如果能够突破这一层限制,或许就会迎来更大的操作空间。

一如后世隋唐两大帝国对于关中本位这一传统的依赖和摆脱,地缘在古代政治格局中是一个影响非常大的因素,有时候甚至能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在这个问题上,李泰并不方便直接出面,如果他的存在感太强,反而会增加萧绎心中的警惕、或者产生一些抵触逆反的心理,从而弄巧成拙、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眼下的他是比较需要南梁朝廷继续留在江陵的,因为之前在蜀中问题上同宇文泰之间小试牛刀的稍作碰撞,虽然暂时迫使了宇文泰稍作让步,但也需要继续加强自己在边事上的话语权,才能让宇文泰继续保持冷静克制、不要对自己动手动脚。

南梁这个小朝廷在江陵和在建康,荆州总管府对此能够产生的作用自是不可同日而语。人间世事是一个局,李泰作为东南军府首领,起码在眼下是跟萧绎之间产生了某种可以说是一荣俱荣的奇妙关系。

他需要把萧绎圈养在自己这个池子里,才能确保在西魏整体的战略层面上享有足够的话语权。

而且有着这样一个近在咫尺、触手可及的外部战略目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内部矛盾。北齐高洋为啥这几年跟吃了枪药一样逮谁揍谁,还不是内部矛盾不好解决。

所以当收到刘广德将要向之引见张希这个南梁外戚的时候,李泰也是比较上心,原本还打算留在兴州等待蜀中进一步的情报消息,但在得知此事后还是提前返回,来到樊城接见这一行人。

“南国寒士张希,拜见太原公李大将军!”

张希一路风尘仆仆的在刘广德的引领安排下来到樊城,当见到李大将军的时候顿时也面露倍感惊艳之色,旋即便低头作拜,恭声说道:“太原公贤声令誉久有所闻,今日幸见,当真金骨玉质、天人之姿!惭我形秽,实在羞与对陈……”

张希出身范阳张氏,在南朝虽然不比王谢那般一流高门,但也是传承自西晋司空张华的世族名门,又与萧梁皇室联结姻亲,当然不算是什么出身寒微之士。

但就连出身琅琊王氏的王褒都要谦称自认为常山公家奴,他们这些南朝世族们不该倔强的时候,从来也不头铁。

所谓的誓保家声、不惧一死,虽然有,但不多。他们只是在一些特定的规则里强大,遇到不讲规矩的人,便能柔滑的摆出任何姿势和形态。

“张侯不必多礼,你是刘郎引来,刘郎则是我相知颇深的好友,既然同来,自当尽情款待。”

李泰垂眼望着摆在案前的张希笑语说道,顺便抬举了一下刘广德。

这个年轻人早在

争相卖国

听到张希这么上道,李泰也不由得笑了起来。

“我知如今江陵应是多有邪声陷我,道我必有图谋江陵之恶谋,不如速去,以保平安。此番言论,不知张侯听过没有?”

他先望着张希笑语说道,而张希在听到这话后,脸色顿时变得尴尬起来,嘴巴微微张开,却不知如何作答。

李泰倒也没有继续刁难张希,而是继续说道:“梁汉之地旧本我国治土,梁国兰钦趁我王统西迁、社稷不稳之际引兵窃取,我君臣卧薪尝胆、光复梁汉,请问张侯,此事是否有悖道义?”

张希听到这话后,顿时便有些局促的摇了摇头,旋即便低下头去。身为一个南梁人,面对这样的问题作此回答,多多少少还是让他脸上有点挂不住。

李泰接着便又继续说道:“之前柳仲礼南去勤王不成,归来却暴虐兴兵、直寇襄阳。梁王是我友邦至交,受此袭扰,我自当出兵救之,汉东之地因此而得。当时便与江陵有约,彼以竟陵、我以石城为界,请问张侯,今我可有逾越界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