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小说

非凡小说>北朝帝业 笔趣阁 > 北朝帝业 第499节(第2页)

北朝帝业 第499节(第2页)

除了将这些罪官产业没入官府,新受尚书左仆射的大将军韦孝宽也派人入京奏告,其家在乡里护耕垦荒有几百顷田业以济乡人,如今愿意捐于朝廷以助创建宿卫军府。

其他还有京兆人王悦、王述等,也都各自奏表户有垦荒所得田业,愿意捐助朝廷。对于这一类的奏捐,李泰当然是来者不拒,全都笑纳下来,集资创业不丢人。

当年他刚刚来到关中不久,便经历过宇文泰霸府为了挽回邙山之败的颓势而颁布捐输授官的政令。如今他作为新的霸府首领,上位伊始便通过人事任命表态会给这些关陇豪强开放以更多的政治资源,这些关陇土豪们要连这点表示都没有,那也就太没有眼色了。

而且如今军府赐田,明摆着就是通过这些军事组织和军事行动在三辅之地创建起一个新的军功地主阶级,这些关中当地豪强们如果不能敏于机变、主动迎合这一变化并争取转型,那么即便李泰眼下不对他们大加制裁,未来随着军功地主阶级壮大起来,这些落后于时代版本的当地豪强最终的生存空间也只会越来越小。

与此同时,三司会审日前中外府逆乱一事也有了一个审判结果:略阳公宇文觉僭妄擅权、挟君弄威、虐杀大臣、营张党羽、暴凌朝士等等数罪并罚,罪当弃市。凡其祸乱以来一众党羽,前中外府司录李植、前武卫将军乙弗永仁等并加枭首,余诸党徒sharen者死、伤人及乱礼者皆流放山南诸州。

小司马、怀宁公蔡祐宿卫失职,以致禁军离乱、君王失拱,故夺其官爵,贬为豫西阎韩防司马。武卫将军李晖、李基等皆涉乱朝命,虽非主谋,亦失清白,俱夺官禁锢,并许捐进货币以赎其罪。

元月初十这一天,宇文觉并其一众罗网党徒被全副武装的甲士们押赴刑场,而在道路两侧则有许多时流民众奔跑同行,各自义愤填膺、大声咒骂着其人。

这些人有的是遭受到宇文觉的暴凌迫害,看到宇文觉自是义愤填膺,也不乏曾经被其纳女拉拢的时流,则以此来划清界限。

刑场上一刀斩落,这个宇文泰的嫡子首级滚落下地,结束了其并不算长的一生。周遭看客看到那血水喷涌而出,无不击掌交好。

而就在这同一天,曾经遭其加害的大司马独孤信的葬礼也正自举行,长长的送葬队伍从长安一直延伸到渭北。沿途祭帐连绵不绝,旗幡如林,哭声盈野,皇帝元廓亦亲赴城门外相送,唐公李泰更是率领文武群众亲送至渭北墓园哭拜悼亡,可谓是极尽哀荣。

良嗣守家

独孤信的葬礼,李泰也是全程参与。而在葬礼的过程中,他也越发有感一个时代的结束。

这感觉在之前的宇文泰葬礼上还不是很明显,一则宇文泰有着前任霸府首领这一身份,凡所参礼众人也都没有太浓厚的情感流露,二则那时候李泰还没有进行太大的改革动作,存在感不如今时这样强烈。

前后两场葬礼间隔虽然只有十几天,但时局前后所发生的改变却是巨大的。独孤信本身就人缘极佳,再加上朝廷给其规划的葬礼规格并不逊于之前宇文泰,参加葬礼的人员更有过之。

许多时流并不是与独孤家有着密切往来的亲友,也并没有被安排在送葬队伍中,但也都自发的跟随在队伍后方,步行跋涉几十里的跟随送葬。

李泰注意到这些自发跟随的多数都是鲜卑武人,之所以一眼认出,不只是因为鲜卑人天然在外貌上与汉人的差别,更在于这些人的冠服多是镇兵风格,系颈的风帽,窄口的袴褶,还有防风沙的罩衫,以及鲜卑人标志性的编发。

拓跋鲜卑旧称索头,故而被南朝蔑称为索虏。索就是指的发辫,满头编发便是拓跋鲜卑的装饰风俗。孝文帝太和年间迁都洛阳后,大力推行汉化、移风易俗,许多鲜卑的礼俗也就此被抛弃。但北镇作为旧日平城周边的镇戍所在,许多鲜卑习俗也就此得以保留下来,并随着镇人南迁再次进入内地。

之前宇文泰在世的时候,为了篡位、也为了调和国内的胡汉矛盾,进行了很多礼法文化和制度上的糅合交融。

但他进行这一系列改变的目的却并不是要完全的进行胡汉融合,而是为了消除关西汉人对于他这个外族统治者的抵触,所以很多政策看起来就有点矛盾别扭。制度上去追求一个换皮周礼的六官制,但又强调一个氏族部曲的服从性而大赐胡姓。政策上的摇摆横跳,为的是营造其宇文氏凌驾于胡汉群体的超然性。

李泰如今上位,自然不需要再像宇文泰那样费尽心机的搞什么小动作,像是六官制这种本就名大于实、实用性不高的改革,更是直接的明令叫停。而在其他一些礼俗方面,虽然并没有作什么明文规定,但也不再像宇文泰时期那样别扭的张扬胡风。

就比如宇文泰和独孤信,以及宇文毓与王雄等诸死难大臣的丧礼,都是用的汉家礼俗,不再特意安排什么胡风的元素。

今天的送葬礼仪便俱依汉礼,当然时下所谓的汉礼其实也已经是胡汉礼俗交融的结果了,毕竟自从永嘉之乱以来,北方胡汉交融杂处也已经有两百多年,无论彼此间关系是敌对还是友好,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么长的时间,无论接不接受、彼此都会互相影响,也早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了。

只不过镇兵这一个群体作为北魏汉化的滞后部分,还是保留下来了一些尚未被同化、仍然充满地域色彩的礼俗。

不同于汉礼的庄严肃穆,鲜卑礼俗多少有些躁乱喧闹。像是鲜卑丧礼中多有吉凶杂乐并用,歌谣鼓舞送终,主打就是一个热闹。

还有骑士奔马前后望探、呼喝歌唱,据传乃是旧年北镇所在并不安稳,常有战斗发生,为免送葬途中遭到敌对势力的袭扰伏击,故而安排斥候警戒,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也渐渐转变为一种礼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