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小说

非凡小说>北朝帝业 笔趣阁 > 北朝帝业 第555节(第2页)

北朝帝业 第555节(第2页)

晋州城方面还有九万余大军,而在乌苏城被攻克前,李泰暂时不打算向义宁增兵。沁水河谷狭长,并不利于大军长期驻扎,在乌苏城通道没有被打通之前,太多人马集结于此也没有什么意义,徒增粮草物资的转运消耗罢了。平阳与义宁之间道路畅通,真正需要大军推进的情况下人马到来需要的时间也并不长。

很快韩果便率军东出沁源,他先分遣小股精锐前行,逐一扫荡拔除齐军设置在乌苏城周边的戍堡据点,然后这些前路人马便集中起来驻足于乌苏城东北地区,扼守太行山方向的山径通道。

随后韩果所率领的主力人马便抵达乌苏城下,他并没有在乌苏城外设置什么沟壑壁垒之类的工事、对城池进行全方位的围困,仅仅只是在乌苏城北靠近山野地带扎营造垒、堆砌土山,向乌苏城发起进攻。

乌苏城守军将士们自也不甘示弱,早在韩果率军刚刚抵达城下、趁其立足未稳时,守将尉摽便亲率一部精兵杀出城池,向着魏军冲杀一通。

幸在韩果也用兵稳重,并没有因为作为主攻一方便心存骄慢之想,将士皆有防备,得以从容迎击,在将敌军击退之后,便在乌苏城北建立起固定的营盘,在将各类攻城器械打制完毕之后,便昼夜不断的向着乌苏城发起进攻。

期间上党方向也几次派遣人马增援,但都被精于察望敌情动向的韩果提前察觉,分遣人马遏阻击退,使得乌苏城成为一座孤城。

就在韩果展开攻城的数日后,城中守军渐渐忍受不住这种孤困煎熬,某一天的傍晚便选择突围交战,在城下与进击的魏军大战一通后,双方互有胜负,因恐退回城中再遭围困,尉摽竟然选择直接焚城而走。

因为城中火势太过凶猛,韩果也不敢率领人马直接进驻城中,一方面派人将这一好消息通知后路义宁城中的李泰,一方面又着员于左近溪泉搜取水源、取水救火,待到火势得到控制之后,他便率部入城驻扎下来,以待后路师旅的到来。

无惧敌谋

义宁城中的李泰在收到乌苏城前线信报之后心中自是大喜,但同时又不免心生疑窦,只觉得这一次胜利似乎来得过于轻松了。

正是因为觉得进攻乌苏城任务比较艰巨,他才特意调遣韩果北上,但就算是韩果统军攻城,这交战的过程似乎也太顺滑了一些。

起码上党方面是驻扎有数万齐军,统军者还是段韶这员大将,但是几乎没有大举增援乌苏城的意思,对此城池得失似乎不怎么关心。这显然不是因为乌苏城没有救援的价值,更像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让西魏大军挺进乌苏城。

如果这其中有诈,那么能以乌苏城这样重要的一座城池作饵做局者身份必然非凡,只怕就连段韶都不敢如此。北齐方面比段韶地位和决策权还高的人寥寥无几,答案已经是呼之欲出。

不过由于此间道路险绝、讯息的查探与传递非常困难,这也只是李泰的猜测。无论是不是敌军做局,既然乌苏城已经被攻克,那自然还是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来。

于是李泰便传令后方高乐、贺若敦等将领再率领五万师旅东进沁源,并且督促梁士彦加强对晋州城的攻势,攻克晋州之后可以与韦孝宽汇合然后尝试向雀鼠谷北面进军。如果晋阳方面敌军果真在齐主高洋率领下向此而来,那么晋阳必然又变得空虚,韦孝宽等军进雀鼠谷,自可收得敲山震虎之效。

同时他又传令建州方面的杨忠率军北进,向长平、高都等地逼近,如果上党方面的敌军有所异动,杨忠可以酌情进击上党,乃至于叩击滏口!

如果说北齐当真是在舍弃乌苏城做局、引诱西魏大军继续向东挺进,从而便于其上下两路人马汇合共击,那么西魏侧翼两路人马的继续前进也足以让齐军进退失据、难以全力交战。

此番战事当中,西魏前期已经获得了这么大的优势与主动权,这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自然不是什么奇谋巧计能够轻易颠覆追平。而掌握这么多优势的李泰也不畏惧犯险入局,与北齐大军硬碰硬的较量一番。

且不说李泰方面的调兵遣将,齐将尉摽在乌苏城突围弃城而走之后,便率部一路向南而行,抵达了襄垣北界的安民城。

安民城乃是西晋刘琨所筑以安上党之民,城池一直存续至今,如今乃是上党所安置六镇镇民的一个聚居中心,是漳水西源河谷地带的一座大城。

之前晋阳方面作为先锋师旅南来的武兴王高普和修城王高孝续、在翻越八缚岭之后便沿浊漳水一路向南而来,如今便驻扎在安民城中。而让尉摽弃城而走的命令,也正是武兴王高普传达的皇帝高洋的军令,目的自然就是为的将魏军大部队引出沁水河谷,以便于围歼。

须知齐主高洋此番率领晋阳八万大军南下,而在上党地区早有平原王段韶所统率的邺都、河阳等诸处人马同样有将近十万之众。

如果敌军只是困缩在沁水河谷那狭长的地形当中,那就完全发挥不出齐军人多势众的优势了。乌苏城所在四通八达,如若敌军主力敢于军进此间,那在齐军诸路争进合击之下,所要承受的压力可就要大得多。

“末将参见两位大王,之前于城中收到大王所传达圣命之后,便率部突围、焚城而走,城中七千人马转进安民城,贼军也已经进驻乌苏城。唯城池破损、军资绝无,贼虽进据也绝难坚守!”

尉摽进城之后,便向两名宗室见礼汇报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