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刘沐恩所说白水冶坊入此订购焦炭,就是霸府对于这些民间工坊的用炭量有一个严格的限制,达到一定用量之后,有钱都不能再买到木炭。
刘沐恩所钻研的煤炭炼焦自然是有其意义的,尤其是在满足民间需求上面,焦炭炼铁哪怕不作更进一步的工艺改进,也足以满足民间农具或是其他铁制器具的使用需求。至于军工方面,则还是差上许多。
在技术没有一个大的跨越式的进步之前,在关中进行大规模的焦炭取代木炭进行军工改革,不如将相关的军工产业转移到木炭燃料更加便于获取的山南湖广地区。须知后世闽铁、粤铁之所以品质更优,就是因为还保留了木炭炼制的工艺。
老实说,这种经由自己播种启发从而生根发芽并结出果实的体验远比自己大开科技树的感觉更好,李泰在见到刘沐恩因为要带领他的小伙伴钻研洗煤流程而无暇再应付自己一行,便也识趣离开,只是在途中小声吩咐亲兵记下此事,稍后返回上阳宫后便要为刘沐恩封授一个爵位以示褒扬。
“阿耶,这烧炭法真有那么重要?”
听到父亲如此重视此人此技,一直跟在父亲身边的江陵乐忍不住小声问道。
李泰闻言后便拍着他肩膀笑语道:“重要,很重要!这是真正的益世良术,斯人斯法若得善用,能还你一个丰饶的关中天府!”
增戍朔方
在游览过商原学堂之后,李泰越发坚定了要把儿子放在这里接受启蒙教育的想法。
他倒不是要让儿子学习那些一技之长,毕竟这小子眼下还是应该以基础的启蒙教育为主,商原学堂这种务实求真的治学风气能够给其带来极大的感染与影响,这是李泰所看重的。
庄园东侧的山间别墅,为了方便出入而修建了一条同往外间的宽阔大道,自从上阳宫修建起来之后便一直处于闲置的状态,但庄人们仍在细心的打扫维护,建筑布局和室内布置都还保留着李泰记忆中的模样。
回到这所乡居中,李泰倍感亲切,过往于此生活的一幕幕画面便又不断在脑海中浮现出来。江陵乐也曾随母亲于此乡居过一段时间,对于此间新奇有趣的布置并不陌生,得到父亲允许后便喜孜孜的去玩耍。
李泰与李渚生等闲聊了一些乡居事情,然后便说出了自己要把儿子送回乡里上学的打算。
李渚生等人闻言后自是欣喜不已,他们这些人或是因为年纪、或是困于能力,没能跟随郎主一同南征北战、建功立业,只能留守乡土中,心里也担心随着郎主势位渐高,彼此关系越发疏远,此时听到还有机会照料小主人的起居教育等事,心中自是充满了喜悦,连连表示一定会安排妥当。
乡中留宿一夜,
江东妖事
建康台城中,因为皇帝陈霸先突然的病倒,整个台城都变得气氛凝重紧张,出入群众唯是低头疾行,不敢高谈阔论、大声喧哗。
自皇帝病倒之日开始,皇太子陈昌便受命于太极东阁监国听政,其余诸王公大臣也都各司其职,务求保证京畿的平稳。但是在这看似平稳凝重的表象下,却是暗潮涌动。
今年以来,由于盘踞豫章的王琳与一众南川豪强作乱愈甚,陈霸先便派遣大将周文育率军南去、汇同吴州刺史侯瑱一同前往征讨,继而又由于岭南作乱将要与江州合流,着令陈蒨前往南皖城聚集甲兵、准备继续增兵征讨叛部。
在此之前,大将侯安都因为违背了与西魏之间的盟约、在淮南擅自行动而被贬出京,另一名大将徐度则过江镇守广陵,因此眼下建康城中留守的元老大臣并不多,皇室中除了皇太子陈昌与始兴王陈顼之外别无他人,而功臣大将则只有杜稜等寥寥数人。
这样一个人员班底,如果皇帝当真不幸辞世,怕是难以顺利掌控京畿局面。须知眼下的南陈在淮南还与西魏纠缠不清,在江州、岭南还多有叛乱兵事进行。如果中枢再发生什么人事骚乱,局势势必更加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