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小说

非凡小说>北朝帝业 笔趣阁 > 北朝帝业 第629节(第1页)

北朝帝业 第629节(第1页)

高长恭又满脸疑惑的发问道。

“他会来的,此番魏国用兵,本意只在晋阳。其北路师旅远途而来,若失南面策应,便是孤军深入。晋阳当下犹有驻军巨万,岂其劳师远来能够轻易击破?一旦其北路师旅不能建功、仓皇败走,则晋阳危困自解,届时居高临下、俯冲河北,则其前功摧毁不难!”

段韶又沉声说道,虽然说除了据守井陉以待魏军北上之外,也并非没有其他的迎敌策略,但是唯有这一计策才能让皇帝放心、也让晋阳一众勋贵们满意。

“录王运计宏大,早有应敌之计于怀,我狭隘难度,反而还多怀忿怨,实在是惭愧!”

高长恭在听完段韶这一番分析之后,又在自己心内整理一番,然后才又望着段韶一脸惭愧的说道。

段韶自然不会计较这些,否则也就不会跟高长恭说这么多了,此时听到高长恭垂首致歉,便摆手表示没什么,旋即便又正色说道:“于此待敌虽然是稳妥之计,但是当中也不乏隐患。若八缚岭为敌所越,则我难免西路受扰。

另有定州多六州子弟家眷,其安危尤需警觉,不可松懈。今关东时流多甘为李伯山鹰犬爪牙,若彼处有什么变故而我不暇细察,你一定要为我拾遗补漏,切勿怠慢!”

高长恭闻言后连忙点头应是:“录王请放心,我一定勤于走问,绝不让魏军有机可趁!”

段韶这里固然是颇有大局之想、稳妥之计,但是那些真正承受魏军兵势压力的人却做不到如他这般从容镇定,在眼见外援无望的情况下,还是要自己想办法努力自救。

定州地处太行山的东侧,其治内所辖中山、常山、博陵、北平、巨鹿诸郡也都耳熟能详,乃是河北重要的州郡。

对于北齐而言,定州另有一层比较特殊的意义,那就是六镇兵变发生之后,有大量的北镇镇人被安排在定州境内。当年北魏为了管制这些闹乱镇人,便撤镇设州,而这些内迁进入定州的镇人们便又被称为六州鲜卑。

英名难久

魏军分布在河北诸路人马当中,博陵这一路算是推进最为迅速的,主将乃是开府元景安,率领着三千精卒,离开邺城后便一路向北而来,沿途收聚响应和愿意归顺魏军的河北豪强部曲,当抵达博陵的时候,队伍人数已经扩大到了七八千人之多。

这一支队伍之所以推进如此迅速,一方面是随着冀州信都城被攻克之后,这一路上便不再有坚城为阻,另一方面则就是这一支魏军的策略得当,对于沿途郡县招抚得宜。

主将元景安旧年便出仕于东魏北齐,还曾一度担任高欢的亲信都督,对于河北人事了解也比较深。

随队同行之人也多有类似的出身背景,长史崔治平出身博陵崔氏,乃是李泰表兄崔谦的长子,旧年崔谦跟随贺拔胜辗转各方,崔治平则与父亲失散、留在了河北,一直到了数年前才有机会跟随卢叔虎等人前往关西。

除此之外,还有出身陇西李氏的数名成员,李泰的堂兄李诵、李倩之的侄子李仲膺等等,他们也都是后来才前往关中,另有出身三卫儿郎的崔弘度、韦世康、郑译等人。

这个阵容可谓是非常的可观,既有元景安这种宿将,也有崔治平等熟悉河北局势的关东世族,还有一干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少壮儿郎,一路长驱直入,很快便抵达博陵。

“此番能够顺利入据博陵,长史等奔走联络乡人义士甚是有功。诸军徘徊于后,唯我一枝独秀,待到事定论功,诸位也必名列大功功簿!”

对于自己这一支人马取得如此优异的成果,元景安也是颇感欣喜,在进入博陵城之后,便对崔治平等一干人等笑语嘉勉道。

崔治平闻言后便也微笑说道:“河北乡人失治久矣,贼齐恃其骄兵悍将,一味压榨乡里、侵吞人货,如今遭遇险情,各自惜身自守。幸在主上仁义垂怜,分遣某等抚慰乡里,乡人渴治,所以奔走来投,我等也不会只是顺势而为罢了,还是不可轻生自矜傲慢之想!”

同行的李诵也叹息说道:“今我军虽然进势迅猛,但所行经并非险要所在,亦无勇据雄城之功。如若就此止步,等待后路师旅追及,难免就浪费了此番速进之功啊,也辜负了那些聚众来投、意图创功的河北义士!”

的确虽然他们推进的很迅猛,但一路上也没有经历什么像样的战斗,没有拿下什么重要的军事据点。如果不能在当下这一优势的基础上有什么大的立功,等到战后论功行赏,单凭跑得快这一点能够获得的功劳奖赏怕也有限。毕竟进据博陵之类的成就,主要还是靠的当地乡人举义响应。

“是啊,元开府!还是应当创建大功,才不辜负此番主上遣使、某等奋进至此的机遇!邺城还有数万师旅苦盼未出,某等至此却无所斩获,事后难免要受嘲讽。”

崔弘度等三卫儿郎们更是无所畏惧,盼望着能够大战一场、创建大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