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小说

非凡小说>北朝帝业 笔趣阁 > 北朝帝业 第673节(第2页)

北朝帝业 第673节(第2页)

虽然吴中豪强们人心各异,还不能拧成一股绳,但齐聚陈蒨门下所造成的声势,也让朝廷不敢对其轻举妄动。而想要继续对抗,坐镇京口的徐度仍是一个重要的人物,所以陈蒨也要继续争取,恰逢眼下朝廷为了迎合唐国的要求而罔顾徐度的诉求,于是陈蒨便又安排心腹到仲举前往游说联络。

接着他又指着麾下韩子高等几名部将说道:“吴中布价愈贱,寒丁难以为食,子高等分头入乡招揽亡命,并往吴郡潜入。待到南川战事转烈,你等便直据吴郡,待我前往汇集!”

江东物产虽然不乏,但布价却是最重要的民生指标之一,布越贱则人越贫,生计便越艰难。这是因为葛、麻等材料是贫民寒丁为数不多能够获取的生产原料,麻布葛布也是为数不多他们能够生产用以换取生活物资的产品,布匹的滞销,直接让他们断了生计。

一般民生局势到了这一步,州郡官府与乡里豪强大户都是要出面进行赈济的,因为再发展下去就会影响到政绩与治安。但眼下陈蒨需要掌握更多的法外力量,所以刻意的不作赈济,从而在这些亡人当中招募兵丁。

如今的吴郡太守沈君理同样出身吴兴沈氏,乃是当朝驸马都尉,国主陈昌的姊夫,加上其父沈巡旧年自江陵被掳走,后从陈昌返回江东,故而立场也是偏近于朝廷。

因此陈蒨便打算趁着唐军与朝廷人马在南川与乱军交战之际,以蜂盗之患而进图吴郡,从而将三吴之地完全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此进可联结京口徐度把持朝纲,若使唐军果真大举来犯,亦可据地以守,如若不能击退唐军,还可如吴中豪强们盘算的那般学东晋天师道孙恩等泛舟于海,待时而归。

且不说陈蒨这里的各种谋划盘算,大唐山南方面在得知朝廷总算将要再次用兵于山南的时候,一时间也是群情沸腾,诸将都踊跃请战、不肯退让,甚至在陈军都已经就位之后,唐军都还没有完成整编。

华夏同源

山南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当今至尊龙兴之地,当年车驾初抵州境的时候,所据不过沔北一隅之地,地狭民贫,百业凋敝,府库空竭,州治混乱。

但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在当今至尊的治理之下,荆州民生百业发展的欣欣向荣,军政事务井然有序,势力也在快速的发展壮大,先后收复关中、兼并巴蜀,并一举进夺荆襄大片区域,直把疆土扩张到长江以南。

在对外的扩张告一段落之后,当今至尊也已经拥有了足以抗衡关中霸府的实力,并在之后顺利入主关中,这才有了后来统一北方、创建大唐的一系列事情。

但是在至尊离开山南、返回关中之后,山南一系列的对外开拓的活动也陆续停滞下来,朝廷更多的军事行动都集中在了北方,尤其是针对北齐的一连串战事,许多关中将士也都因此而战功赫赫,可谓是功成名就。留守山南的将士们则因错过了许多的机会,也都没能立功扬名。

所以当现在朝廷终于再一次的要调用山南甲兵的时候,驻守山南的众将士们顿时变得群情沸腾起来,朝廷的征命还未下达,请战的奏书都已经雪片一般飘往长安,但凡有上表言事之权的将领,全都一遍又一遍的奏请朝廷,为自己和麾下将士们争取出战的机会。

一些将领们因恐单纯的奏表请战还不足以彰显自己的诚意与决心,于是便又传信给长安的亲友们,动员他们也来面圣为自己争取机会。

一时间,这一份好战渴战的风气又从山南蔓延到长安来,各种言辞恳切的文字与话语全都堆在了李泰的眼前与耳边。

将士们求战心切,耻于闲处、渴望立功,诚然是军心可用,但朝廷在拟定军事计划的时候也有自己的考量与节奏,并不能为战而战,还是要有着明确的战略构想与利益诉求,否则便不免要沦为穷兵黩武的虚亢之态。

所以李泰也并没有盲目的扩大战事构想与征师规模,只能尽量的兼顾群情,确保精兵强将的前提下让将士们都能有博取表现的机会。

如今的大唐当真不缺军事人才,虽然老一辈的镇兵将帅逐渐淘汰下来,但中青代也早已经成长起来,并且在灭齐之战中担任了主力。

如今山南的确有一些本身极具军事才能,但却因为欠缺一个表现机会而一直未得升迁重用之人,所以朝廷在选择出征将领的时候,也向这些人稍作倾斜。

不过老实说,这一次的战事本也不算是什么大规模的战事,而是立足于山南当下发展现状而进行的一次例行常规的对外扩张,因此能够提供的机会和空间也并不算太大。

哪怕是进一步将针对岭南的试探渗透也纳入到这一次的作战目标中来,在正常的发挥前提之下,出兵五万也已经是此次出兵的一个极限了。

眼下山南整体上分为襄州、荆州与郢州三大总管府,这一次出征师旅人员编制,朝廷以江夏王李捴为大军统帅,荆州总管田弘、郢州总管史宁分掌左右师旅,湘州刺史李迁哲则为中路前锋。

但是史宁因为要兼顾向南陈交割江州南川事宜,便不需要率军南去岭表,而是移师下游的湓城,处理相关交接事宜。

说到底,李泰并不相信陈昌针对南陈内部的控制力,尽管有了若干凤南下广陵,但还是安排了史宁统军驻扎于上游,加上一个双保险,确保南陈方面无论发生怎样的人事异动,唐军都能有足够的力量来做出应对。

这样麻烦是麻烦了一点,但毕竟稳妥。话说回来,如果陈昌当真精明干练到不需要依靠大唐的力量,便能将其国内诸方势力收拾的服服帖帖,那李泰就要更不踏实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