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点理解了,要让仇鸟学医,这个好办啊。身边就有一个大夫,刘一手,兽医也是医啊。小七挪到了刘一手身边,给他端上了茶,笑道:“刘爷爷我给你找个徒弟要不,你看仇鸟怎么样?他是好的好兄弟,家里条件好,人聪明听话,比我哥哥乖呢。”刘一手本来就想收徒的,尤其是看着草鼠部落火热,他想到回到雪兔部落孤零零的一人,有医术也没有牲畜给他医治啊。听到小七的话,瞬间觉得好。小姑娘就给他送徒弟来了,真是识趣。刘一手立刻点头,拉着仇鸟的胳膊问道:“你愿意拜我为师吗?”当事人仇鸟,你们都说完了,才问我:“我愿意。”系统:……兽医不行……真的不行啊……第23章草原上的读书声夜晚,繁星漫天。大哥仇谷给自家的篝火添了三趟柴。阿公唾沫横飞的给大家讲述,五十年前,草鼠部落是如何打败盗匪的,死了大半的人,但是盗匪几乎要全灭了,也是这以后,盗匪才轻易不敢到草鼠部落附近。小七听的眼睛亮晶晶的,时不时蹿到人群当中去。“现在盗匪又要来抢我们的粮砍我们的娃,我们应该怎么办?”阿公扯着嗓子问道。“砍回去!砍回去!砍回去!”村民齐刷刷的吼道。小七也混在其中,跟着一起挥舞小拳头。“砍回去!砍回去!砍回去!”系统看着穿破补丁衣服,头上小揪揪如葱花,热闹的乱窜,挥舞着略白一些胳膊的宿主,觉得自已不仅仅是任重道远,有可能永远完不成任务了。小七听到脑海里的声音跟阿公差不多,扯着嗓子喊一般:“宿主完成让小跟班仇鸟去学一技之长任务,奖励宿主一只适合的弓,提示村口。”忙着呢,明天再说!小七挥舞着小胳膊,打鸡血一样喊。“砍回去!砍回去!砍回去!”……第二天一早。小七醒来,自觉的洗漱,擦脸抠鼻屎,把一缕一缕的头发撕开,扎个小揪揪,穿上只有八个补丁的新衣,然后去先生跟前,准备给先生打打水啊,扫扫地啊。结果今天过去,二哥仇游居然在帮叶先生梳头,大哥仇谷在给荆先生擦拭弓箭。水也有人打了,门前的地也扫干净了,她完全无事可做。吃过早饭后,小七家来了一堆小孩,包括仇鸟仇桑仇獒。仇桑还背着自已的弟弟仇叶过来了。这就是昨天商量的打回去抗击盗匪的办法,把娃先送到小七家,让两个先生教。早上学习识字,下午学习强身健体。小七总觉得哪里不对,又说不上来。总觉得阿公是大忽悠。娃娃送到小七家跟小七的先生学习,大人们都过来帮忙干活。部落里的人大部分都穷,束脩是给不起的,但是不能不给。于是早上过来,有带一根木头的,有带一担土的,有拿一块砖的,还有挑一担子茅草的,还有拿野菜、肉干、鱼干……有啥带啥,没啥的,至少要来干活。送小孩过来,大人也没有走,留下帮忙盖房子给先生住。本来刘一手是打算带着自已新收的徒弟回雪兔部落的,但是仇鸟阿娘舍不得他,就劝刘一手也留在草鼠部落。反正今天大家一起起屋子,给刘大夫也起一间。叶不器换上了自已来时的那套衣服,中间被刮破了,破的有点厉害,掉了一块布那种,小七阿爹就是缝的整齐,也没法补上一块布,因为家里没有这么好的绸缎布,征求了叶先生的意见,给下摆剪一块下来,缝上。所以今天也是风度翩翩,但是裙摆有点短,穿草鞋的叶先生。叶先生的颜值实在高。村里的娃娃们本来很调皮的,在叶先生面前,吸鼻涕都轻了许多,只能慢慢一点一点往上吸,努力不发出声音。叶不器没有想到,自已人生第一堂大课,是教这些穿着草鞋,或者没有穿鞋的孩子们。他们一个个的都有牦牛一般的大眼睛,圆圆的盯着自已。他就不自觉的心变软再变软。第一节课,他忽然很想教一篇课文。《诗经·国风·邶风·击鼓》篇:“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叶不器大声的朗诵一遍。学生们跟着读。“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摇头晃脑的。时不时羊圈里的羊也跟着咩咩咩的叫,像是也在读书一样。“这首诗的意思是,我们上战场约定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相互立下誓言,手牵手同赴战场共生死。”小孩们一脸懵逼的看着叶不器。叶不器觉得自已已经解释的很简单了。但是碎娃娃们根本听不懂,什么叫做战场?什么叫做生死不分离,什么叫做共生死,手牵手倒是知道。原本应该慷慨激昂的,却全是懵懵懂懂的双眼。小七跟着读,她最近跟先生相处的比较多,已经习惯先生的说话方式。先生解释的她倒是听懂了,就是一起去打仗,约好一起去死,不能你跑了,丢下我。读书人真有意思,能把这样简单的话说的那么难懂。自已一定要记好,下次可以跟别人说。叶不器实在不知道再怎么解释,他只能继续教小孩们读。一遍一遍又一遍。那边大人们干活,然后就听到了一开始断续,然后整齐,大声的读书声。干着干着,一个老汉眼中忽然溢满了泪水。“想不到,我家狗儿,有一天居然会读书,能读这样文绉绉的话,虽然听不懂读啥,就是觉得厉害,觉得开心。”小七阿公都一边听一边摸着自已的胡子点头,一副听懂的模样,拍着节拍,摇头晃脑的说:“好!”部落人肃然起敬,不愧是他们的巫医,懂的真多,先生教的这么复杂的东西,他都能听懂。“阿巫你跟我们说一下,啥意思?”一个汉子一边打桩一边问道。阿公:……他也不懂啊。不过在大家面前,作为部落里位高权重的巫医,他必须懂。阿公摇头晃脑的又跟着那边小孩读了一遍。前面听不清,后面一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读了好几遍之后,阿公才睁眼,肃然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家大侄子都瘦了,自家的娃就可以歇一歇了,别给累坏了。侄子之瘦,余子歇了。”“厉害,大巫什么都懂。”村里人鼓掌喝彩。阿公双手压一压道:“要低调,读书人不喜欢炫耀。”乡亲们纷纷表示知道知道。不过还是相互小声嘀咕:“读书人也知道护犊子啊!”“侄子都累瘦了,就让自家娃不要干活了。亲侄子毕竟不如亲儿子!”于是部落人也一边干活一边诵读:“侄子之瘦,余子歇了,侄子之瘦,余子歇了。”大人们的声音广阔洪亮,孩子们的声音高昂清脆。整个部落弥漫着朗朗书声。茫茫草原上,一辆黑布包裹着的马车,车轮有木有铁,四匹马拉着,哒哒哒的走着,忽然停了下来。车里的人竖着耳朵,居然听到诗经?而且不是一人诵读,像是数百人在诵读?自已这是到了诗书礼仪之乡了吗?一个穿着长袍的中年男人撩开帘子,入眼,只有茫茫无边际的草原,远处的山顶,居然已经有了白盖头,风有些烈,割脸,是个阴天,漫天云彩,乌压压的。可是这读书声不会错。像是从空中传来。始终寻不到来源。中年男人问马夫:“此处可是有学堂?”马夫连忙摇头道:“大人,怎么可能,蛮荒的人基本都不识字,当然是没有学堂的。”中年男人摇摇头,又坐着听了一会,那声音消失了,才让马夫继续走。他记下这里,是一片草原,不远处有一根棍子,棍子上绑着一个布条。前面不远处有个大石头。远处是连绵的山脉,白雪盖顶。第24章弓箭中年男人的气度和北原格格不入。看着像是久居高位的人,穿着却非常朴素。深黑色的袍子,没有任何花纹。其实翻开袍子里面内侧,就会发现是细柔布,还有一些边角是用绸布缝合。徐海源是申皇派来的,但是他是皇贵妃的人。当初那句“凤诞北原,可安天下。”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的,三国都向北原发了求娶公主的国书。北原王阿木尔莫日谁都没有拒绝,谁都没有答应,而是约定了十年后,让各国太子亲自过来相看。这个要求很无礼,可是各国居然答应了。好像真的对这句传说很看重,实际就是没有这句话,北原王也是各国必争,得北原得天下。这才是真正的目的。申国尤其着急,申国是老牌大国,以前压根看不上北原蛮荒之地。不像是熙国,一个公主送去荆国和亲,一个送来北原和亲,申国现在有个老太妃也是熙国的公主,熙国公主大派送,跟各国都交好,天然就占有优势。而荆国是突然异军突起,武力极强,让人不得不防。所以这次,申国必争,一定要娶到北原公主吉雅。无奈申国太子是从小万千宠爱,母亲是申皇最爱的宠妃,连申城都没有出去过,更别说来北原了,皇贵妃十分担心,让他先来打前站。而且太子还说了一句,谁知道吉雅公主是不是那个凤,务必让他多选一些女子。徐海源觉得太子疯了,来求娶公主的,不想着怎么求娶,居然就先打其他女子的主意。太子才刚刚成年,府中美女成群,实在无话可说。可是申皇沉迷道术,也不管。北原虽然是蛮荒,在三国交界之处,十分混乱,可如今也发展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北原王三大部落,底下几百个附属部落,个个战力强大。徐海源本来也觉得娶北原公主委屈太子了,这边太野蛮落后了。可是刚刚在草原上居然莫名其妙听到读书声,又十分惊奇,莫非那句“凤诞北原,可安天下”是真的?在申城也就国子监能听到这样的读书声,其他地方哪里有这么多读书人。……部落里书声琅琅。荆石也没有闲着,他这几日连睡觉都睡的很少。睁眼就在给小七做弓。一开始阿公还跟着帮忙(偷学),后来发现这个实在是技术活,而且是很难的那种,就歇了心思。荆石找到了做弓背的木头,仔仔细细的打磨,烧制,要控制的软硬适中。而弓弦,实在是找不到材料。为此他还特意找了小七阿娘,说了弓弦弓背的问题,建议给小七买一条弓弦,或者买弓弦的原料,这个是要特定的东西,用绳子不行。但是李大娘听到要一两银子,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先生实在要的话要等过一段时间,家里现在没有余钱了。”荆石是苦出身,也能体谅,只能自已做。天不亮就开始搓绳子。这会子大家热火朝天干活,他也干的热火朝天。荆石喜欢这里,喜欢这里的那股劲,那种热情,那种淳朴,他在荆国的时候从来没有感受到的,直接,努力,热烈。在这里他不仅受人尊敬,也不会因为身体缺陷怜悯,完全都把他当做正常人。有个左眼瞎的老太太,还时不时过来给他递水,十分热情。小七跟着老师读诗,摇头晃脑的就摇出去了。娃娃太多,先生根本顾不过来。她想着自已的奖励还没有拿呢,要自已去拿。她溜溜达达就跑部落外头去了。一个部落的人都在帮她家盖房子,外头也没有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