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琪目光转向朱元璋,沉声道:“退一万步讲,纵使我大明王师彻底荡平北元,尽歼其残部,将那漠北草原收入囊中,又能如何?漠北乃苦寒之地,五谷不生,根本不适宜我大明子民繁衍生息。”
“换句话说,即便今日灭了北元,不出几十年,蒙古或别的什么游牧部落,又会死灰复燃!除非……”
他顿了顿,“除非我大明能在草原之上筑起城池,迁徙百姓定居,将其真正纳入版图!”
此言一出,满帐皆寂,连朱元璋也默然不语。
李琪所言,字字戳心。草原上的部族,自秦汉匈奴,隋唐突厥,何曾被中原王朝真正根除过?
强盛时不过将其驱赶,待其喘息恢复,便又卷土重来,觊觎中原膏腴,南下劫掠如故!
此乃真正的心腹大患!
敌弱则远遁避战,敌强则南下抢掠!匈奴、突厥、契丹、蒙古……这些草原之狼,习性卑劣如斯!
可又能如何?当真在草原筑城?可能吗?
筑一城需耗数年之功!那些蛮夷岂是傻子,会眼睁睁看着你在草原钉下楔子?数年之间,足够他们将那不该存在的城池彻底抹去!
但这仗,不打就行了吗?
也不行啊!眼下北元汗廷盘踞在侧,如芒在背,乃心腹大患,不除不行!若只一味防守,任其骚扰劫掠,漠北势力只会愈发坐大,终成滔天之祸!
打也不行,不打也不行,究竟该如何是好?
众人目光齐刷刷投向李琪,困惑中带着茫然。
李琪微微一笑:“兵争之道,岂止于沙场搏命?更有这经济与资源之争!”
“是以你策论中所提中策,便是以商贸钳制草原?”朱元璋接过话头,神色郑重。
“正是此理!”李琪迎着众人目光,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草原贫瘠,难事耕种,不善百工。其日常所需铁器、茶叶、盐巴、布帛等物,无不仰赖中原供给。其地唯宜放牧,牛羊马匹、毛皮乳酪倒是丰足。”
“我大明可在长城沿线边镇开设互市,以中原布帛、茶叶、瓷器等物,换取草原蛮夷的牛羊马匹,形成贸易之链。一如前宋以茶马互市制衡乌斯藏那般。”
“如此,蒙古人通过互市换得生计所需,衣食得以保障,又何必再冒险南下劫掠?”
李琪这中策,主旨与朱棣先前所论不谋而合。
皆是先以雷霆手段慑服蛮夷,使其畏威,不敢轻启战端,再辅以册封、互市等安抚之策,以求边境安宁。
朱棣不由对李琪高看一眼:此人确有才具,见识竟与我不谋而合!
常茂却嗤之以鼻:“说得轻巧!那些蒙古蛮子天生就是些茹毛饮血的豺狼,骨子里就刻着抢掠二字!岂会安分守己与你做买卖?”
众将纷纷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