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冯兄此言,我看未必是假!”
李文忠也笑着帮腔,正好报方才徐达唤他小名之仇。
邓愈则含笑不语,只在一旁瞧着热闹。
这些老将见面就爱互相揶揄,其中自有缘由。
自渡江起事以来,争先锋、抢战功、夺缴获、比爵位、论赏赐,这些狗屁倒灶的事争了大半辈子,积下的旧怨不少,见了面自然没好话。
徐达懒得理会这几个老家伙,直接将李琪答卷中最重要的部分塞到冯胜手里。
“都瞧瞧吧!”
“李大师……生了个好儿子啊!”
众将起初觉得莫名其妙,待挨个看过之后,脸色霎时变得极其难看,仿佛白日见了鬼魅。
“这……这……也太歹毒了些?”
“老天爷!这小兔崽子就该丢进军营里打磨!日后必是个狠辣角色!”
“此计有干天和,牵连甚广,只怕难以施行!”
三位顶尖名将纷纷道出心中所想。
然而不可否认,李琪献上的这条计策,实乃阴狠毒辣至极,足可陷整个草原于万劫不复之地!
徐达从李文忠手中取回答卷,淡然一笑:“此事非同小可,你我皆无权定夺,还是一同面呈圣上吧。”
三人自然没有异议,他们也想看看,皇帝陛下对此会作何决断。
此时中军大帐内,朱元璋正与太子朱标闲谈。
“标儿,今日这场演武,你看如何?”
老朱问的当然不是演武本身,而是那些参与其中的勋贵子弟成色如何。
太子朱标性情宽仁明敏,深具孝悌之心,自然明白父皇深意。
“年轻一辈中,徐辉祖、冯诚、邓镇三人可为将佐之才。而最出类拔萃者,非四弟莫属。”
“技压群雄,骑射无双,四弟真乃天生的将种,日后定是我大明的栋梁柱石!”
朱标面带笑容,言语间满是自豪。
朱元璋看在眼里,心中亦是欣慰。
“是啊,老四是个有出息的,日后定能成为你的得力臂助。”
“倒是老二和老三那两个混账……罢了,不提也罢!”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他朱元璋膝下诸子,最出色的无疑是太子朱标。
宽厚仁明,聪慧勤勉,文武兼备,既有儒者风范,又通晓军略,堪称完美的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