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如此行事?”
朱元璋眉头微拧,看向李琪。
“夏氏九族,都要发配边荒?”
“没将他九族诛尽,已是陛下天恩浩荡了!”
李琪笑容可掬地回应。
“陛下,天下士子多隐逸不仕,根子还在利益二字,说白了,就是田地!”
“朝廷初立,百业待兴。陛下欲收回田亩分与百姓,势必要动这些士绅乡宦的命根子!”
“唯有施以雷霆手段,打得他们痛彻心扉,他们才会服服帖帖,不敢再生悖逆之心!”
一旁侍立的太子朱标闻言,脸色愈发古怪。
我听见了什么?
李琪竟在教父皇……更加铁腕?
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父皇难道还不够刚猛吗?
他那套重典治国的法子,早已让朝臣们叫苦连天了!
“咳,李琪啊,”朱标温言开口,“施政总需刚柔并济,辅以仁德。”
“国朝新立,百废待兴,还是要设法收拢天下士人之心才是。”
老朱也微微颔首:“打天下,行军布阵非儒生所长。但到了太平治世,安抚一方百姓,治理天下,这便是儒生的用处了。”
“自古只有马上得天下,岂有马上治天下的道理?元人朝廷,便是前车之鉴!”
“陛下宽心!”李琪从容应道,“文人骨子里都带着三分贱性,朝廷将他们狠狠敲打一番,自然就老实了。”
“不过太子殿下所言极是。朝廷在昭告天下、宣布夏伯启等人罪状并发配其族裔之时,可同步颁旨重开科举取士之道。如此,天下士子一方面震慑于朝廷威严,一方面又因科举重开而心生期盼。恩威并施,大局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