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内心里隐隐是希望北齐方面能够雄起一波,先一步击退来犯的西魏大军,这样一来他既不用承受什么道义上的指责,而且还能借势对西魏方面进行一番敲诈,平衡一下彼此之间的互动关系。
可是随着南面消息进一步传来,乌尊可汗便越发不能淡定了。当得知魏军杨忠所部已经先一步攻克西山长城,他便忍不住皱眉道:“齐国久受魏国攻打,怎么还会如此不谨慎?精心布置的防线一攻即破,旁人纵然想要救之,观此也会大感失望啊!”
齐国的长城防线他是感受过,旧年趁火打劫来寇北齐,结果却受到长城阻拦,最终还是齐主高演主动低头求和,才使得上次来犯没有无功而返。
此时听到长城防线竟然被魏军如此轻易的攻破,他心中诧异之余,对于齐国的表现也是大为不满,当年阻拦突厥的时候那么勇猛,怎么面对魏军的来犯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嘴上这么抱怨着,他又下令让部伍加快行军,争取早日赶到平城去。之前行进缓慢,除了骑墙心理作祟之外,他也担心魏军可能会威逼突厥将士作为炮灰先行进攻长城,可是现在长城都已经被攻破了,自然没有这样的担忧,早一步闯进长城去,还能趁机掳掠一番大发横财。
至于和北齐之间的盟约,眼下对他而言已经不成限制,北齐自己都这么不给力,自己又何必替他们操心!捞到手里的收获才是实实在在的,至于双方之间的感情都可以再重新培养。
由于杨忠在攻克社平戍之后,便已经先一步安排使者前往平城报信,所以与后续所获知的消息的传递便有了一个时间差。
就在突厥大军自白道加快行军的
杀妻明志
当晋阳这里情况持续恶化的时候,河北方面的局势同样没有停滞不前。
定州城这一场齐军大胜,尽管没有在整体上挽回北齐如今的劣势,但对城中人心士气的提振效果也是显而易见。南安王高思好借此除了消灭了一支近在咫尺的敌军之外,同样也将赵郡李氏等世族成员彻底绑上了战车,有此事迹之后,他们是休想再向魏军投降了!
一场大战结束之后,高思好直接让人斩下那些阵亡魏军与河北乡义的头颅,在城外筑起京观以炫耀武功,同时在城中的闹市地带将俘获的魏军将士们刑枷示众、极尽羞辱,从而消解城中民众对魏军的畏惧之心。
然而战争的阴霾并没有因为这一场战事的胜利便远离这一片土地,反而招来了更加强大的敌人。不久之后,魏军两路师旅便先后抵达定州城外。
上一次的战斗胜利同样也给了高思好以极大的鼓舞,他决定主动出击,率先迎战来自冀州的那一支魏军人马,当这一支魏军师旅抵达定州近郊的时候,便直率城中精骑出城与战。
魏军方面,主将高乐亲率所部轻骑上前迎战,双方在定州城外郊野纵横冲杀数番,彼此间各有斩获、也各有损伤,可谓势均力敌。
但这样的战况并不能满足高思好,他本意是趁着魏军几路人马前后有差,借着这一点时间差来分别击破敌人。
他自认为定州精骑战斗力极为可观,却没想到敌军同样不弱,将士们弓马娴熟、配合默契,甚至所乘战马还要超过定州战马一筹,以至于己方以逸待劳都没能占据什么优势,更加没能复刻上一场大胜的辉煌。
出战战况不佳,尽管将士们犹有余力,但高思好却不敢再继续缠斗下去,魏军数路来攻,而他却只有这一支主力精锐,一旦被限制在城外,城防必然危险。尤其在他率军与冀州到来的这一支敌军交战的时候,南面自赵郡而来的敌军也加快行军向定州城而来。
于是高思好在权衡利弊之后,只能选择迅速抽身回城,不敢再继续滞留城外恋战,只是在归城之后,他忍不住怒声喝骂道:“平原王到底在做什么?他坐拥数万精兵,竟然任由魏军推进至此,莫非数万劲旅俱是无胆鼠辈?”
他心中对段韶已经积压了极大的不满,之前便抽调走了众多的定州人马,结果至今都全无作为。哪怕在他施用巧计、大破敌军的情况下,段韶都没有抓住机会与其一同发起反击,而是任由其余魏军继续向北推进,兵锋直指定州。
不过任他心中如何愤慨,也难以影响段韶的决定,随着他率军撤回城中,魏军两路人马便在定州城外会师。
“狗贼该死!”
当看到城外那些早已经风干、被筑作京观的己方袍泽首级时,魏军将士们无不目眦尽裂、心中愤慨至极,怒视着城池忍不住咆哮怒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