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小说

非凡小说>北朝帝业TXT免费下载 > 北朝帝业 第653节(第4页)

北朝帝业 第653节(第4页)

但事实上他们的选择权和话语权已经非常小了,正如韩雄所言,之前骑在他们脖子上拉屎的北齐勋贵和武装力量都已经被打败了,难道还指望胜利者们俯身询问他们嗜咸嗜淡?

这些关东豪强世族固然历史悠久、影响极大,尤其是在北魏中央政权日趋衰败、各方叛乱四起的情况下,也曾一度放任这些地方势力发展。并且依靠他们平定叛乱。

但是后续一系列的事情发展也表明这些家伙也都是样子货。崔卢李郑之类的世族名门,被当年南下的尔朱荣大杀一通,政治上遭受了严酷的打击,完全没有招架之力。

封高羊毕等豪强大姓看起来威风凛凛,但实际上也没有任何一个有气魄和能力扛起大旗,竟然被带着一群六镇破落户游荡到河北的高欢拔了头筹,到了东魏北齐更是得唾面自干的弯腰去喝镇兵们的洗脚水,简直就是败坏先人。

到如今大唐终于攻灭了北齐、大势渐定,这些人再跳出来想要分享地方上的话语权,自然是有点异想天开了。

如果说大唐朝廷唐皇出于天下之主的自觉,在一些政令的颁行上还有些含蓄,那么韩雄等大唐将士们的认知和喜恶要更加的直接和浓烈,勿为法不责众,既然有人仍要作死,他们也不畏杀之。河北丰饶沃土,自有忠义勇力者居之!

当然唐军主要的任务也不是惩治地方上的罪恶,他们在将这些乡里罪人搜捕出来之后,便分遣人马押送邺城,邺城方面自然会根据这些人涉事的罪恶轻重而加以判决。

后续唐军继续沿着高浟一众行军的路线继续向前追击,至于这些送往邺城的罪人,则就由刚刚抵达邺城不久的尚书右仆射长孙俭负责进行审讯判决。

之前朝廷虽然公布了针对河北人士的刑赏令式,但是由于眼下河北方面州郡人事政治尚未步入正轨,诸事全都入禀关中朝廷的效率也实在太慢,因此便以尚书右仆射长孙俭亲赴邺城主持这些令式的执行。

而今长孙俭便通过对这七千多名犯罪乡士的审判,向邺城和河北的士民详细的普及了一番刑赏令式的内容,以及彰显了朝廷有法必依的决心!

这一番依法审判的行动,再配合着唐军高歌猛进的军事行动,自然给河北时流带来了极大的震慑。尤其是接下来针对赵郡李氏等一干河北名族的审判,就更加的让河北士民震惊不已。

河北雄族

赵郡李氏作为关东名族,据称乃是战国时期武安君李牧的后人,可谓传承悠久。

哪怕真正有据可考的先人,也可追溯到西晋时期的李楷,据传李楷乃是西汉广武君李左车的十七世孙,虽然在此以前的先人世系略不可考,但自从李楷带领族人们定居赵郡平棘县之后,李氏族人们便在这一片土地上开枝散叶、茁壮发展。

赵郡李氏东祖、西祖、南祖定著三房,俱是李楷子孙,以各自宅居方位而定其房系,各自在乡里繁衍生息,乡势愈壮。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而后五胡乱华,河北大地可谓是民不聊生,赵郡李氏却由于据地自守而发展的更加壮大,并且其族人在北魏时期频为显宦而获得了更大的影响力。

像是北魏太和年间首倡施行均田制的李安世,便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因为赵郡李氏族人们在北魏政局中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当太和改制的时候,赵郡李氏也正式成为北魏朝廷所钦定的崔卢李郑汉人高门四姓之一。

赵郡李氏在政治上地位和影响越发显赫之余,在地方乡势上的发展也并没有落后太多。自西晋时期,其宗族越发壮大,以最初的族地平棘县为中心向四方进行迁移,逐渐的扩张到赵郡、南赵郡等诸县之间。

后世所谓土豪之家,了不起族属数千、拥地万亩,但赵郡李氏的乡资势力那是真的跨郡覆县,族居区域动辄百里一计,房支族户数千逾万。

后世言及中古南北朝时期北方世族豪强等地方势力的发展,往往会引用《北史》记载的一个例子“集诸李数千家于殷州西山,开李鱼川方五六十里居之,显甫为其宗主”。

这一段文字讲的便是赵郡李氏发展壮大的一个例子,当中所言李显甫便是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

李显甫开李鱼川并聚族人数千家居此,时间大约还在北魏太和年间,并非六镇兵变的大乱之年,未必是为了躲避战祸而筑造坞壁以自保,更像是一个区域的族势发展已经饱和,所以向别处分流,继续扩大其宗族势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