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孩子。。。张玉梅抚摸着女儿的头发,妈乐意。。。
母女俩抱头痛哭,仿佛要把这些日子积攒的委屈、恐惧和无奈都哭出来。最后是李雯先止住眼泪,她擦干母亲的泪痕,坚定地说:妈,我们不卖房子。
可是治疗费。。。
我打听过了,常规药物医保能报销大部分,我自己再找份轻松的工作。。。李雯握住母亲的手,房子是你和爸一辈子的回忆,不能卖。
张玉梅还想争辩,李雯已经站起身:现在先解决你的腰伤。躺好,我去拿热毛巾。
那天晚上,李雯执意要和母亲睡一张床,方便照顾。半夜,张玉梅疼得睡不着,轻轻起身想去客厅。借着月光,她看见书桌上摊开的病历本——李雯最新的检查报告,上面有几个指标异常升高,医生用红笔圈了出来,旁边写着考虑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可能。
张玉梅捂住嘴,不让自己哭出声。原来女儿也在隐瞒病情,就像她隐瞒卖房和打工的事一样。这对母女,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保护对方。
第二天一早,中介小刘打来电话,说买家同意再加两万,问张玉梅要不要成交。
我。。。再考虑考虑。她看了眼正在厨房熬粥的李雯,低声回答。
挂掉电话,她突然注意到墙上挂着的一幅儿童画——那是李雯小学时画的《我的家》,歪歪扭扭的房子,三个火柴人,天空是夸张的蓝色,太阳笑得灿烂。这么多年,她一直舍不得丢,连搬家都带着。
妈,喝粥了。李雯端着碗走出来,看见母亲盯着那幅画出神,笑了,这么丑的画你还留着啊
多好看啊,张玉梅轻声说,那时候你爸还在,咱们一家三口。。。
李雯的笑容淡了。她放下粥碗,走到画前轻轻抚摸:妈,其实房子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对吗
张玉梅愣住了。李雯转身看着她,眼神是从未有过的清澈:有你的地方就是家。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张玉梅心中某个紧锁的盒子。她突然明白了,这些日子她执著于保住房子,不仅是舍不得那些回忆,更是害怕失去与过去的最后联系。但真正重要的,不是砖瓦墙壁,而是眼前这个孩子。
雯雯,她听见自己说,妈想通了,房子。。。卖就卖了吧。
李雯摇头:不行,我不同意。
听我说完,张玉梅拉着女儿坐下,卖了房子,我们租个小点的住,剩下的钱给你治病。等你好了,咱们再买个新的,好不好
可是。。。
没什么比你更重要。张玉梅坚定地说,你爸要是在,也会这么选。
李雯的眼泪掉进粥碗里。她知道自己拗不过母亲,就像母亲拗不过她一样。这对母女,骨子里一样的倔强。
三天后,张玉梅的腰伤好转了些,李雯陪她去中介公司签了正式合同。签字时,张玉梅的手抖得厉害,李雯紧紧握住她的另一只手。
阿姨,这位是。。。小刘好奇地问。
我女儿。张玉梅骄傲地说。
回家的路上,李雯突然说:妈,我想去看看咱们以后要租的房子。
张玉梅惊讶地看着她:你。。。不反对了
李雯摇摇头,笑了:突然想通了。就像你说的,人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她们去了房产中介推荐的一处小公寓,只有四十平米,但阳光充足。李雯坐在轮椅上(她的腿最近水肿得厉害),被母亲推着参观每个角落。
这里放你的摇椅,那边摆我的书桌。。。她兴致勃勃地规划着,仿佛这不是简陋的出租屋,而是梦想中的家。
张玉梅看着女儿发亮的眼睛,突然觉得胸口那股郁结多年的气散开了。是啊,人在哪儿,家就在哪儿。只要她们在一起,哪里都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