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翻身下马,几步冲到老者面前,眼神死死盯住那油布包裹:“老人家,此话当真?”
老者双手抖得厉害,一层层剥开磨得发黑的油布。
里面,赫然是一卷硝制过的厚羊皮!皮子泛黄卷边,透着古老。
“将军请看!”老者小心展开一角。
戈壁正午的阳光刺眼,李恪看清了上面墨线勾画的复杂地形——沙丘、山脉走向,还有地下蛛网般的虚线!密密麻麻的古篆小字里,“伏流暗渠”、“坎儿井道”、“导引潜龙”几个字异常醒目!
坎儿井!李恪心头猛跳!
后世新疆那套引雪山融水的“地下长城”!他只在书和纪录片里见过!这竟是隋末唐初敦煌的生命线图!无价之宝!
“老人家快起!”李恪一把扶住要跪的老者,声音发紧,“此图……无价!你们……怎么守住的?”
老者抹泪哽咽:“小老儿祖上,是前隋玉门关戍卒。大业末年,天下大乱,关隘失守……祖父带着几个同袍,护着这图逃命,躲进这处先祖探水源找到的隐秘绿洲……靠这点泉水、打猎、采沙枣,一代代守着图,就盼王师重临,献图引水,复通敦煌故道啊!”
老者身后,几个同样褴褛却眼神坚毅的汉子单膝跪地:“吾等皆前隋戍卒之后!愿献图,重归王师!”
敬意涌上李恪心头。
几十年坚守,几代人等待,只为守护故土生机!他郑重接过沉甸甸的羊皮图卷,用力点头:“好汉子!从今日起,你们就是大唐安西大都护府的子民!护宝之功,本都护定奏明朝廷,重重有赏!你们的祖辈,是大唐的英雄!”
“谢将军!”众人泣不成声,终于等到了归家!
李恪立刻召集苏定方、秦红梅和工部老吏,在水潭边将羊皮图完全展开。
阳光下,繁复精妙的地下水利网清晰无比。
“殿下,此图玄奥!”一老吏皱眉,“地下暗渠深埋沙石,如何挖?竖井如何定位?稍有不慎,白费功夫!”
“不怕!”李恪眼中闪着光,“图在,方向就有!我们有水泥!图上坎儿井是土石,年久必渗漏淤塞。我们用水泥衬渠壁,浇竖井!坚固耐用,防渗漏,保水源!”他指着图上一处关键点:“老人家,这几处‘龙首’(水源)还在吗?”
老者忙点头:“在!祁连山雪水融流还在!只是出口被流沙埋了些,水流小了。”
“好!”李恪拳头一握,“杜明月!立刻飞鸽凉州!命工坊所有匠人,全力赶制水泥预制板!按我上次画的模板!越多越好!火速运来!”
“苏定方!你带人,保护老丈和壮士,按图索骥,找到最近被埋的竖井口!清理出来!沿暗渠走向,隔段打标记桩!为后续定位!”
“秦红梅!你组织人手!从流民和归附戍卒中挑精壮!告诉他们,挖渠引水,功在千秋!工钱加倍!管饱饭!水渠通到哪,屯田开到哪!将来,人人有地种!”
命令一下,绿洲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