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跟着七个汉子,个个手里拎着大包小包。
“把总!我回来了!”
陈铁嗓门洪亮,“招来了七人,三个学徒,三个老手,还有这位!”
他指向最后那个身形健壮的老者。
“这是王匠,当年在前朝的军器监任的弩作任掌作匠,专司造弩和重弩校准!”
他靠近了些,低声对刘玄道:
“后来军器监裁撤,才流落东乡,平日里靠打打农具为生,他手上的活儿,整个江陈县找不出第二个!”
王匠也向前一步,拱手道:“见过刘把总。”
刘玄闻言,不由眼前一亮。
东乡这小地方,想不到还有如此人才?
刘玄放下手里的土弩,上前两步打量着王匠。
老者身形健壮,手掌格外修长,指腹上的茧子层层叠叠,一看便知是常年与铁器打交道的手艺人。
“王师傅在军器监待过?”
“那敢问,八石重弩的机括,用的是几分厚的铜板?牙床角度该磨到多少度才最省力?”
这问题刁钻,寻常铁匠只知锻造,哪会留意这些精细处。
王匠却眼皮都没眨,拱手回道:
“回把总,八石弩机括铜板得用三分厚的熟铜,太薄易折,太厚滞涩。”
“牙床角度须磨到四十五度,多一分则弦易滑,少一分则发力不足。”
刘玄眼中精光更盛,又问:
“打造重弩,弩臂该用什么木料?如何处理才能防裂?”
“用枣木最好,其次是桑木。”王匠不假思索道。
“木料得先埋在湿沙里阴干三年,取出后用桐油浸透,再刷三层漆,如此方能耐住强拉硬拽,不易崩裂。”
他俯身拿起一把土弩,指着弩臂连接处:
“此处榫头太松,得加个铁箍加固,否则力道一大,准会从这儿断开。”
刘玄闻言,一把拉住王匠的手,眼中满是热切。
“好!真是捡到宝了!”